篇一:看红色书籍读后感(多篇)
看红色书记读后感(多份) (PS:查看文档结构图可以快速跳转到需要的文章哦!)
《红岩》读后感
今天第一次通读了《红岩》这本书,对于这本人们口中的好书我一直抱着一种敬畏的心态来面对,而没想到的是参与了这次征文比赛以后能够有机会捧着这本红色皮子的书页页地翻阅,细细地品读。只需看到封面上的那句话:“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年轻的心就此沸腾了,想重新回到那理想与信仰占领一切的年代!
解放前夕国统区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当我看到江姐回乡下为游击队送药的片段是,眼眶不禁湿了??雨雾蒙蒙的城墙门,木笼子里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映入江姐的眼帘,她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去看牺牲者的名单,陡然发现丈夫的名字列在第一行!这种突然失去亲人的感觉我实在是无法想象,这么大的打击她一个弱女子究竟该如何承受?书中如此描述:江姐热泪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愿再看。她禁不住要恸哭出声。一阵又一阵头昏目眩,使她无力站稳脚跟??但坚强的江姐立即想到的是自己负担着党托付的任务,没有权利在这里流露内心的痛苦,更没有权利逗留。她的脚步,不断踏进泥泞,一路上激起的水花、泥浆,溅满了鞋袜,她却一点也不知道。她全力控制着满怀悲愤,要把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地埋进心底。渐渐地,向前凝视的目光,终于替代了未曾涌流的泪水。她深藏在心头的仇恨,比泪水
更多,比痛苦更深!江姐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一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她在渣滓洞集中营被敌人连续多日严刑拷打,宁死不屈的精神给那里所有的战友以无穷的动力。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血水飞溅,我们敬爱的江姐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但她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剧烈的疼痛??是她,一个女共-产-党员,平静地在敌人面前宣布: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
红岩精神就象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才有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这句话说出来是多么容易,但现在的中国人又有多少真正地从心里感激,对下一代的教育是否会慢慢淡忘这曾经惊天动地的壮举和牺牲,不让孩子接触血腥,红岩里的精神是否会失传?或只是成为小学课本上一篇机械的诵读课文?我生怕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因为身处大学,只感觉到大学里的氛围并不是一个澎湃激-情与梦想的地方,相反很多人无聊,空虚,苦闷,浮躁,整日除了学习和逛街就无事可做,相比于革命年代的青年学生如饥似渴地获取知识的劲头,随时为理想,为革命献身的热情,我不禁为我们这一代人汗颜。也许我的观点是片面的,但追求时尚和刺激却是当下年轻人的口头禅。看着眼前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脑海里浮现的确是江姐坚毅瘦弱的蓝色旗袍上鲜红的毛衣,就象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在迎风飘扬,我究竟该何去何从?如何正确定位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我在读了三年大学还无法参透的。
也许红岩里最值得我们大学生学习的精神并不是不存在了,而是随着时代的改变其具体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身怀远大抱负,为建设更加富强的中国和实现自我的价值而奋斗!也许信仰不再象那个年代那么重要了,但共同的目标却一直牵引着为之付出努力的人们坚持不懈,奋斗不息!
铁道校区赵长平同学的勇斗歹徒的英雄事迹已经誉满中南,我从心底里佩服他。不仅因为他为我们中南人增了光,为我辈青年添了彩。更重要的一点是我深深地感受到一股韧劲和信念。从他负伤躺在床上仍坚毅笃定的笑容里我似乎看到了江姐就义前瘦弱却笔直的身影。这就是新时代传承的红岩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大学生扪心自问,认真思考:怎样去树立真正的信仰并为之奋斗?!红岩,这面用鲜血染红的旗帜将永远在我心中飘扬,引我前方。
读红色经典巨著《长征》有感
自幼就与红色经典名著有着不解的情结,利用再次拜读了由我国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树增历时六年、呕心沥血精心打造的红色经典巨著《长征》,书中以50多万字的篇幅,描述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中艰难卓绝的各个细节。 一滴一滴的泪,像蒙蒙细雨一样,洒落大地,眼前闪过的画面让我永无难忘,那是一场奇迹的话剧,那是一篇难以忘怀的历史纪录,那更是一段辛福而痛苦的记忆!当我合上《长征》
的一瞬间,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仍久久萦饶在我的眼前挥之不去,原来它已经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根植于我的心里。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令人神往,最能影响世界前途”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军事奇迹,是人类战争史上一部大气磅礴的英雄史诗,在历时两年时间里,各路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战胜无数的艰难险阻,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终于胜利到达陕北。雄关漫道、险象环生,红军一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5条是终年积雪履盖的,渡过24条河流,经过14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此外还打败、躲过或胜过敌人派来追击的中央各部队。他们开进和顺利穿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放地区,有些地方是中国军队几十年所没有去过的地方,但他们多以野菜、草根甚至牛皮、皮带充饥,他们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同心同德、众志成诚征服了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是的,纵使装备极其简陋,给养严重匮乏,环境殿堂艰苦,数十倍敌军前堵后追,但中国……人却没有屈服和害怕;没有埋怨和叹息;没有懦弱和退缩。他们把个人命运与党的命运、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一起,义无反顾肩负起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这中的历史重任,他们用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抒写了一首荡气回肠、感动世界、震惊历史的英雄史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历史虽已过去,但在国际形式日益紧张、天下尚未太平的现状下,我们依旧更需要虔诚的缅怀革命先辈的不朽
功勋,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发扬先辈长征精神,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道上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如列宁说过:庆祝伟大革命的纪念日,最好的办法是注意力集中在还没有完成的革命任务上。 “少年弱则国弱,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就应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
在学校我们应把红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下去,孜孜不倦的学好每一科知识,用科技来强国,沿着先烈们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永远巨人般屹立于世界强林之列。 毕竟,任何辉煌的业绩都需用努力去创造,我们应从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吃皮带”、“嚼草根”的不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挑战命运的精神中学习他们那种艰苦奋斗精神,无怨无悔的气概,为理想而奋斗的勇气。而知识就像满目琳琅的大宝库,探寻它的路是坎坷的,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只有经过磨练的人,才会不停地与困难做斗争,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如徐霞客历经千辛万苦终完成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就像司马迁饱受屈辱终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像梵高孤独贫穷一生却为后人留下价值连城的作品;就像贝多芬双耳失聪却抚着琴键谱出优美的惊世曲调。 身处太平盛事,想想那些为了后来者的幸福义无反顾抛头颅、洒热血的长征英雄们,我们还有任何理由和资格去埋怨周围的一切吗? 历史的身影渐渐远去,此刻重新聆听《长征》的故事,感受长征先驱们创造的辉煌,体验他们那种以天下为己任为使命不惜一切的精神,感动之余无
篇二:看红片、读红书活动感想
机修厂看红片、读红书活动感想
于丹
7月份,机修厂通过组织看红片、读红书活动,使本人又一次接受了中国红色教育的洗礼,受益颇深、感触颇深。心情一直是随着影片中共产党和红书中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命运的跌宕起伏、而久久不能平静。纵观中国共产党成长过程中的风云变幻,细细咀嚼红书中共产党人在那种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所表现出的坚忍不拔、执着乐观的积极人生态度、对党的一片赤诚以及他们甘愿为党、为人民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的那种精神境界,这是我们这一代以及后代共产党人所无法比拟和望尘莫及的,它将再一次激励我们及后人对自己的人生观、人生价值的进行一次哲理性思考与深远性的总结。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自己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他在临死的时候就会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上中学的时候,每一名学生都能背诵如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名句。几十年后的今天,当我重温书本中这段佳句的时候,内心则涌现出一番别样的感慨和激荡。
《把一切献给党》这本书中主人公吴运铎的那种为党的事业,“舍生忘死依无憾”的精神和磐石般的顽强的精神,不知感动了多少当代人为之流泪。保尔那钢铁般的意志,吴运铎那在困难之中百折不挠的精神,不知激励了几代共产党人为党的事业前赴
后继、艰苦卓绝,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中国共产党最终胜利的凯歌,使五星红旗在联合国的旗帜中高高飘扬。
今天的共产党人在工作和旅途中,同样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依然会遇到种种失败的打击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我们要向红片中及红书中的共产党人那样,坚定信心、、百折不挠,敢于正视失败和困难,敢于挑战未来。要坚信失败和困难都是短暂的。在走出困境、战胜挫折之后,回顾走过的艰难曲折之路,就会有感而发地领悟到,那是磨炼人生的厚土。多少英雄、伟人都是在看似山穷水尽的艰困苦中,不屈不挠,最终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春。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和红书中的保尔、吴运铎相比,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实乃微不足道,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唉声叹气、怨声载道,甚至消极被动、裹足不前。
一个有崇高理想的人、执着追求的人和坚忍不拔的人,才不会被任何挫折和困难所压倒,才会在日渐成熟中强大起来,才会懂得珍惜生活、热爱生活,才会懂得更加充实自己,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聆听21世纪悦耳的钟声,紧跟新时代与时俱进的步伐,站在全球最前瞻的制高点上,寻觅往日英雄的情怀,追塑“保尔、吴运铎精神”,意义非凡。为使伟大祖国日益繁荣昌盛,为使企业更加强大,最为一名新时代的老共产党员,一定要以保尔、吴运铎等老一代共产党员为榜样,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党,献给共产主义事业,在工作中勇于开拓、无私奉献,以充实、乐观的人生态度去拥抱明天。
2017年7月31日
篇三:读红书心得体会
篇一:读红书心得体会
读红
书心得体会
( 2017年8月 )
有人说:一本好书,是文化的积淀,智慧的显露,语言的精髓。
近来我阅读了《青
春之歌》这部优秀红色经典书籍。在积累自身素养的同时,也更深入了解党在各个时期的历
史和感人事迹。
通过仔细品我读了
解到:《青春之歌》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这些历史时期的爱国学生为背景,描写
了以此大学生为中心的一批爱国进步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各种类
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反应了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激烈动荡的年代,知识分子的掘起和分化。
表现中国的一代青年在党的领导教育下,不断更新自己,摆脱旧思想的束缚的曲折成长过程,
说明了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伟大革命之中,才是唯
一正确出路,才能拥抱起美好青春。主人公林道静,她是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
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典型。她是一个成长中的人物,是30年代在党和革命斗争中培育下成长
起来的知识分子典型。林道静具有执拗、倔强的反抗性格和同情劳动者的善良品质。她的家
庭,使她受到了教育,也给她打上了一定的阶级烙印,在她身上体现出小资产阶级的温情、
狂热,不切实际的幻想。她离家后,走的是个人反抗的道路。她和余永泽分手,是对封建制
度的大胆挑战,表现了林道静追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的反抗精神。参加革命后也热情有余,
冷静不足,缺乏斗争经验。初见戴愉,仅凭一声“同志”的称呼便在惊奇之余讲出了全部秘
密,这都有说明她单纯、幼稚、缺乏斗争策略。入党后以坚强的信念为党忠实、顽强地工作,
克服了自身弱点,成为一名先锋战士。
读着《青春之歌》,
或许我们没有抗战时期那些英雄儿女动人事迹的切身体会,但是透过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和
进步,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在这场历史大风暴中,与我们有着不一样的“青春”。主人公林道
静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她不甘心当封建地主的小姐,在她不断为个人的命运挣扎时,却遭
到了一连串的打击——她自杀未遂,教书被逐,寻找职业四处碰壁??面对层层苦难的打击,
林道静并没有放弃,尽管前行的路充满坎坷,艰辛异常。
想起有位伟人说过,
追求的高度决定了生命的高度。客观上的美丽往往是短暂的,就像鲜花的烂漫与凋零,就像
青草的翠绿与枯黄,就像容颜的妩媚与憔悴;但是生命的高贵在于情感,在于精神,正如帕
思卡尔所说:“人只是一根芦苇,世界上最脆弱的东西,然而却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人的全
部高贵就在于思考。
我们一生中最美丽
最灿烂的青春季节,她孕育着早春的生机,展现着盛夏的热烈,暗藏着金秋的果实,昭示着
寒冬的希望。
不仅仅老师要读书,
每一个想提高学识的人都要读书。在这短暂的一个学期里,我读到了平时没看过的书。读书
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个学期里,我感觉收获颇丰。
样的疑惑:我们应该如何读书?我们应抛弃古时旧的求知理念,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等
等,都不足取。 为了使读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
心领神会之外,还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
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
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析。如果所读的书是自己的
书,我还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看法、疑问、评论等,或做一些记号。它会加强我们对文章
的理解、记忆,作文时如果要参考、模仿渡过的文章,有没有做过评注的,效果大不一样。 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
不听了。”在研读中,我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
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
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
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
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回想每一次学
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
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
要教好自己的学生,
首先必须认识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
是学生应该学会的,更应该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从众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们不难发现,
做人贵在“求真”。
一、说到做到,从
不失信;
二、言传身教,以
身作则;
三、尊重学生,一
视同仁;
四、讲求效率,仔
细认真;
五、严于律己,宽
于待人;
话又说回来,常言
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
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
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
后知不足也”。因此,在学习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学习中最大的乐趣。学习型社
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
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
②
篇二:读红书学习心得体会
读红书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十七
大报告》心得体会
十七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首次全国代表大会。新世纪、新形势、新起点,新发展——
全国关注,举世瞩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发自亿万人民的心声,唱着这首
歌,中国雪洗了百年国耻;唱着这首歌,我们迎来了港澳回归;唱着这首歌,我们走向繁荣
富强!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党,伟大的党需要先进的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等 重要思
想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成果,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纲领,是党的十七大的灵魂,
是贯穿报告的一条主线。十七大报告所总结的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坚持做到的“三个代表”。
学习十七大精神,
我们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开
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十七大重要思想是中国的立党之本、力量之源、执政之基。
十七大,是中华民
族发展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伟大时刻;十七大,是一首写不完的赞诗!十七大,凝聚十三亿
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万众一心,在新的世纪,开拓创新,带领广大人民走向新的辉煌!
党的十七大报告,
以发展小康社会为报告的重要主题。它既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更是一种理论。小康——这个
词不仅仅是量化的数字,不仅仅是白纸上的黑字,我们审视着、思考着,在中国广袤的土地
上,在基本实现小康生活的今天,还有多少像这样的村庄,还有多少像这样的儿童。那一刻,
有一种信念在胸中更加的坚定:我要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为广大
人民、为全中国百姓们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报告还阐述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阶段、目
标、途径、内容等诸方面。我们建设和发展的“小康社会”,是“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
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与时俱进”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新概括。从“实事求是”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再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脉相承,又有发展。“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
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3、积极参与到“第
二课堂”活动之中,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参加各类活动锻炼自己。
4、重视自身基础素
质和创新精神的提高。开发思维,启迪智慧,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 创新精神是培
养高素质人才的精髓。在日常学习中,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研究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潜能。
5、 学会求知、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为今后的工作和
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篇三:读红书心得
传承
红色精神 汲取前进力量
---读红书有感
徐成
年初,院里组织开
展了一系列“唱红歌、读红书”活动,红色经典歌曲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融入民众真情实感
完成的,是历经多年积淀下来的艺术精华和时代坐标,它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
与此同时,我重温
了红色经典故事,精读了《毛泽东誓词》、《长征》、《解放战争》、《红岩》、等等,使我的心情
久久不能平静,进一步加深了对毛泽东 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烈无比怀念和敬仰
之情,英雄的壮举吸引着我、坚强的意志、忠诚的信仰鼓舞着我,常常使我热泪盈眶。幸福
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记了什么叫英勇、坚贞。
略部署。
《长征》。恰逢今年
是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上下都在庆祝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那个惊人的壮举又使得我心潮
澎湃。
《长征》是毛泽东
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根据地写下的一首诗。在课堂上,老师范读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
水千山只等闲。......”,那一句句诗把我们引领进那个血腥风雨的年代。二万五千里长征是
我国革命历程中一个惊人的壮举。短短的《长征》让我体会到一个个英雄豪杰和那英勇无畏
的精神。长征郑重地向全世界宣告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对中国的迫害是完全无用的。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今天,我们生活在
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美好生活中,要牢记长征精神,继承革命先辈光荣传统,做一个
合格的少先队员,才不愧对胸前的红领巾。
篇四:阅读红色书籍之心得体会
阅读
红色书籍之心得体会
读书使人睿智,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上进,人生的道路上有书香做伴,
心灵就会灿烂豁达,生活就会绚丽多彩 很荣幸能够大家一块分享我阅读红色书籍的心得体会。
这是一段最圣洁的心路历程,亦是一次最震撼的精神洗礼,我很自豪我能拥有这样一份宝贵
的体会领悟。走进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重温那段历史的过程,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
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的和平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抗战精神。
“晨星闪闪,迎接
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
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红岩》中新中国成立
时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他们血染红岩,
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烈士,
将他们铭记在心!然而相比于革命年代的青年学生如饥似渴地获取知识的劲头,随时为理想,
为革命献身的热情,作为当代大学生和预备党员的我不禁汗颜。 重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那份震撼依然激荡于胸。
成长为一名具有崇高理想、高尚品格和顽强作风的共产主义战士。人应该怎样地活着才有意
义呢?保尔·柯察金用行动回答了这一问题:他残废后,毫不灰心,还要顽强的学习,努力工作,
并且开始了文学创造。后来双目失明了,这对于已经瘫痪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多么沉
重的打击呀!可是他却毅然决然拿起笔来,摸索着,努力着,坚持着写作,可以想象每写一个字,他都需要付出何其艰苦的劳动呀!经过顽强的努力,他终于成功的创作了小说《在暴风雨里诞生》的前几章。读着,读着,我也禁不住热泪盈眶,心潮澎湃。保尔·柯察金那坚毅的脸庞,仿佛就在我的眼前。
篇五:读红书有感
读红书有感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红军们走了很多的地方,也留下了很多的足迹,比如说;爱打黑骡子,但更爱红军们的彭德怀,不打麻醉酒,治眼睛的刘伯承,忍痛治伤口的陈毅
我读了《红军故事集》才晓得陈毅自治伤口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1934年10月,在长征中,陈毅在反围剿战斗中大褪受了重伤,中央领导决定让他留下,领导南方人民坚持斗争。1935的夏天,陈毅回有山不久,大褪的伤口就发炎了。他忍痛坚持走路,指挥作战。一天,陈毅去大庚岭下开会议,在出发前把伤褪跷在大石头上,抹了万金油。
黄昏之时,陈毅趁人还没到齐,悄悄地到树林中拼命的挤着伤口,不料被大宋和聋牯同志看到了这个场面,都十分的心疼,他们看见陈毅的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流,身上单衣全湿透了,脓血滴在地上,把黄泥都浸透了一大片。
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了,只有把生死的念头排除,就没有什么事完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