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班级:机械115班 学号:。。。 姓名:王。。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
看了之后发现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书中还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极具参考价值。我很喜欢书中特别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知道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看看这些题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数字的“意义””“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原来,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学!
“21世纪的心理学”这个专栏也很好,介绍的是心理学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把有兴趣的学生引向心理学的新领域。在那里他们将开疆辟壤,施展抱负,为人类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贡献。要学习一种知识,就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己知道自己在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择你喜欢的道路走下去。这本书就是心理学世界的地图,它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给你,但是,它给了你全貌,给了你路径,要了解心理学,这本书足够了,要想要深入,这本书也告诉你该如何寻找道路。对于初学者和对心理学有兴趣的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本书从生活入手,深入浅出的与心理学知识联系起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心理学的魅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但又从没注意过的生活琐事,能帮助你逐渐产生对心理学的浓厚兴趣,学心理学的都该读一读这本书。它教会了我如何思考,如何去分析人类的心理现象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我觉得这是最大的裨益。 心理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心理学。对于大学的生活,我们都曾有过着那么强烈的渴望,那么美好的憧憬。以往一切都只能说明过去,我必须接受眼前的一切,开始新的生活。大学生活将会是一段全新的生活,每个人站在起点上都要自己决定未来。谁都有可能成功,谁都有可能遇到坎坷,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只有自己才能使一切美好的愿望得以实现。或许我们正为进入大学而沾沾自喜,也许我们正为过了学生会的面试而庆祝。但想到以后的路还很长,等待我们的将是无尽的压力和挑战。现在的虚度或许我们还很满足,但真正让我们再回首往事时,我们可能更多的是伤感和悔恨。死亡,一个可怕的字眼。但它却是非常现实的。我们如果一味的沉沦和堕落,那么等待我们的将是无尽的黑暗和可怕的死亡。我们正直青春年少,大好的机遇等着我们,只要我们掌握现在,做到问心无愧,也就没有什么值得去悔恨的了。我们一定能迎着大浪勇敢向前,踏着坚实的步伐永往向前,胜利的明天在等待着我们!
大学生活是缤纷多彩的,你可以参加各类社团,可以出去爬山野炊旅游等,心情好时还能邀上几个老同学一起出去聚一聚,就这样我慢慢地爱上了这种生活,喜欢一有空就泡在图书馆里享受知识带来的无穷乐趣,探索一切未知的领域;喜欢拎上小包,挎着同学漫步街头感受城市的繁华,感受人类智慧的结晶;也喜欢和室友们坐在一起闲聊,谈理想谈未来,诉说自己的伟大抱负;更喜欢感受自己在经过一天的学习之后那种无比的充实,无比喜悦的心情。当然大学生活中不仅仅只是轻松自在,也还有着其紧张的一面。看着身旁匆匆而过,为英语过级或是其他证书忙碌的师兄师姐们,我默默地告诉自己:我要不断努力,不断拼搏。前途是自己的,自己不努力谁也帮不了,高中时老师就一再告诫过我们,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我希望当我划过大学天空后,我能大声对自己说:“我无悔!” 然而在摸索中我渐渐明白,大学的学习贵在自觉,大学的生活也得要靠自己计划。大学里除了课堂上老师教授知识以外,还会有很多专家、名家的各种讲座、报告,还有学生社团等各种的实践活动等等。这些资源要充分的利用,选择适合自己的积极参与,从中培养和锻炼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了解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必要的知识,加强体育锻炼。学会了解自我和接纳自我,进而认知别人、尊重别人,与人互助合作,从而给自己创建一个良好、健康的生活氛围。在学习中健康成长,从求知中获取快乐。
大学里除了课堂上老师教授知识以外,还会有很多专家、名家的各种讲座、报告,还有学生社团等各种的实践活动等等。这些资源要充分的利用,选择适合自己的积极参与,从中培养和锻炼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了解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必要的知识,加强体育锻炼。学会了解自我和接纳自我,进而认知别人、尊重别人,与人互助合作,从而给自己创建一个良好、健康的生活氛围。在学习中健康成长,从求知中获取快乐。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许多人来说是一门既熟悉又陌生的学科,但人的生活主要是由人的心理与行为支撑的。无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还是工作中的为人处世,都离不开心理学,我们都需要心理学知识的帮助。所以,我觉得认真学习心理学非常重要。
1、"观察者偏见"——由于观察者个人的动机和预期导致。通常,人们看到的只是、听到的只是他们所预期的,而不是事实的本来的面目。大多数人都是有偏见的。要克服偏见,可通过加强团体合作增强相互的依赖感(感到对方存在的价值)和信任感,产生深厚的友谊。
2、“安慰剂效应”——个体对治疗会产生良好效果的信念所导致的健康的增强。因此,在一定的情景下,个体心里认为“我应该如何”,有时结果也常常会真的表现为“如何、如何”。
3、触觉的妙用:经常触摸你所关心的人,并鼓励他人采用恰当的方式经常抚摸你,既能传递爱,同时对你和他人的健康也有很大的好处。
4、“冥想”——是一种改变意识的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自我知识和良好状态。冥想时,人们的意识在自己的呼吸上,使外部刺激减至最小,产生特定的心理表象或什么都不想,可以减少焦虑,特别时那些对环境中充满应急的个体。它也许会导致其他类型的认知提升。
5、酒精(心理学意义上属于镇静剂)的影响:一些人变得愚蠢、狂暴、友好、多话;而另一些人变得口出恶言和凶暴;还有一些人变得沮丧。短时间内消耗大量酒精会使中枢神经系统负担过重。
6、“无组织信息”的记忆术:自己以创造性的方式使用概念形成表象或构成句子或故事。
7、心理因素对决策的影响:同样一件事,分别从“喜欢”和“取消”的角度分析,喜欢的会更喜欢,取消的理由也会更充分,看决策者需要什么样的结果了。
8决策的参照点很重要:反复告知下属将加薪,真的加薪时他也不会高兴,因为他已有了参照点,如果意外加薪,可能会使他喜出望外。当然人们常用的还是雷打不动的目标激励。
9、 人们热衷于自己做决策。
10、在人们的健康生活中,家庭和朋友的影响在生命历程中一直交替出现。
11、中老年人的“再生力”——对他人有责任心,以某种方式为社会做贡献,特别是要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并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这是中老年人继续成长的关键。
12、学会成功地成长:巩固一个人的收获,减少损失。要永远选择自己最重要的目标,根据目标来优化个人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的阻碍要及时补偿或调节。
13、“用进废退”规则:许多认为与年龄有关的变化其实是由于不使用,而不是由于衰退。
14、拖沓的健康成本:更长时间的焦虑,以至于可能引发生理的病痛。
15、压力的评估因人而异:对一个人带来剧烈痛苦的情景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只是日常工作;有些情况给你造成压力,你的朋友和家庭却没事,所以人有时要有些钝感力。 至此,这本书我已经完整的读过一遍,其实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
此书中虽然只是从生活入手,深入浅出的与心理学知识联系起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心理学的魅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但又从没注意过的生活琐事,但这些可能就是我们生活的传播过程中所发生的微小的细节。这本书它让我学会试着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分析受众的心理现象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
《心理学与生活》内容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最后归纳为以下几大点:首先,就如我介绍中提到的,它运用了很多心理学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来让初学者更加容易的理解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并且大大提升了对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其次,这本书的作者并不会简单的罗列一些概念和方法,作者始终是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你进行启发,或者用提问的方法,或者举例,或者运用一些图案,他能充分的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一个心理学专家的角度出发去编排这本书,这点让我很敬佩;还有,这本书每章后都有一个总结性的句子,把提到的重点列出来,在这点上,很多教材也有类似的做法,但是更多都是出一些习题在后面,并没有做一些总结性的归纳。
最后,我也推荐大家有时间就去看看这本书,向我们这些心理学的初学者,就更应该去看看这本书!
篇二:《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读《心理学与生活》有感
刚拿到《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它的厚度所震惊,心想这么厚的一本书得有多少难懂的理论知识要去理解啊!但我刚翻了几页就发现,它和我想象的那种艰深晦涩的学术著作有着很大的不同。
首先,由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所著的《心理学与生活》是一本优秀的、经典的心理学教科书,不仅在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是心理学基础教材中第一品牌书。被美国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而且,这本书的中文译本是由北京大学心理学系18位教授通力合作,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和兴趣各选取一部分,精心翻译而成,从而保证了中文译本的质量。接着往下翻,就可以看见很多五彩斑斓的图片,有人体组织图、染色体图、著名的心理测试图等等,顿时感觉趣味横生。最后细看每章的内容,会发现首先这本书的排版方式和普通图书不一样,它是将每页纸分成左右两大部分,一改以前的阅读习惯,同时在内容中穿插了大量的现实案例与图片,不仅增强了趣味性与可读性,更重要的是这样真正把握住了本书的灵魂——时时刻刻将心理学与生活相联系,将心理学运用于生活,改善生活。本书内容详实,共分为18章,我将详细谈谈我最感兴趣的一章——第十二章 动机,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和切身体会来详细解读由肖
健教授翻译的这一章。
动机(motivation)是一个概括性的术语,是对所有引起、支配和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过程的概括。这个词语来源于拉丁语movere,意思是“趋向于”(to move)。所有的生物有机体都会趋向于某些刺激而远离某些刺激,这是由它们的喜好和厌恶觉得的。动机理论不仅解释了每个物种包括人类的一般性的“运动”模式,而且也解释了每个物种中各个个体的喜好和行为。我们通过考虑用动机去解释和预测物种和个体行为的不同方式来对动机进行分析。
心理学家之所以采用动机这一概念,有5个基本目的,我认为这些目的阐述了动机概念的作用从而让人们意识到动机的重要性,也让更多的人去研究探索动机。基本目的有以下5点:
1、把生物学和行为联系起来。作为一个生物有机体,人的体内有复杂的内部机制来调节身体的机能从而帮助自己生存。有机体的行为不是凭空偶然发生的,导致其出现是有特定原因的,可能是生理方面的,也可能是心理方面的。因此,当有机体特别是人类出现某些不寻常的行为时,不能只发表观点而不去探索解释,了解其缘由。另一方面,将人的行为与生物学联系起来,有助于将人真正视为自然的一部分,正视人的七情六欲,科学而人性化的解释人的行为,有助于突破传统旧道德的束缚,探索人道主义的新内涵。
2、解释行为多样性。当情境恒定(如相同的能力、技能、经验和机会)时,心理学家就会用动机这一概念来解释人们操作的差异。有了一系列合理科学的解释后,会帮助行为人本身了解自己,不至于一直处于迷惘恐惧的状态,也能让人们更加宽容的对待同类,对待自然。多样化的世界才是发展的永恒动力,也是未来世界的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3、从公开的行动来推断内心的状态。人们总是用可能发生的原因来解释某种行为为什么如此发生,这种规则同样适用于自己的行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很多微妙的信息都是通过细小的行为来传递的,比如眼神、微笑、小动作等等。如果能很好的“察言观色”并及时对其作出反应,这将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医生也非常需要很好的掌握这一技巧,同理,在案件侦查、商业谈判等活动中,这种“读心术”有很大的价值。
4、将责任感赋予行动。个人责任假定内心的动机和能力控制人的行为。正常情况下,人们的行为是受内部心理控制的,因此每个人的行为要自己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很好的约束了不良行为的发生。但当出现下面的情况时,人们是可以不负责任的:(1)他们没有故意导致负面结果的出现,(2)外部力量足够大,能激发产生某些行为,(3)行为受到药物、酒精和强烈情绪的影响。因此动机理论必须能够区别导致行为产生的不同潜在原因。
5、解释逆境中的意志。心理学家研究动机的一个终极原因就是为了解释机体遇到困难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坚持把行为继续下去。动机使得人在精疲力尽了也要按时工作或学习,动机帮助人们坚持比赛并把人的能力发挥到极点,即使当输了或意识到自己不会赢时仍如此。
通过以上5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心理学与生活千丝万缕的关系,心理学研究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是心理学不断发展的动力之源。本书第十二章接着详细探讨了三种动机,这三种动机从不同的方面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而且每种动机其生理和心理因素起作用的程度不一样。它们就是饥饿、性和个人成就感。我将详细介绍一下动机理论对性行为的解释,特别是同性恋。
对性的研究一直充满争议,在中国尤其如此。因为在中国,性从来是可以做而不可以说的,它是人性中一个小小不言的弱点,是人人内心阴暗的角落中隐藏的一个“肮脏的”小秘密。如今,性学要把这个肮脏的小秘密用学术的语言堂而皇之地说出来,于是,作者和读者就都有了一种别的学科所没有的尴尬。这段话来自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最著名性学家——李银河。确实如此,20世纪60年代,即使是在开放的美国社会,研究人员对性行为的探索还止步于动物,对人类性行为的研究还属于禁区,同性之恋更是不被接受。但马斯特和约翰逊打破了这个禁忌,他们通过实验
条件下的直接观察和记录进行中的人类性行为所产生的生理改变,使人类性行为的研究合法化。最近,这段历史被拍摄成为电视剧,重现当年他们遇到的种种困难与挑战,也为了纪念他们突破性的创举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改变,揭开了一直蒙在性上的神秘面纱。在中国,青少年的性教育基本处于真空状态,很多教师对此讳莫如深、极力回避,这也是导致青少年性犯罪的主要原因。积极的性教育不仅可以让青少年更加了解自己,了解异性,也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尊重他人,因此,家庭、学校、社会都要努力寻求一种恰当的方式进行性教育。性不是病态,不健康的看待性才是病态。
如今人们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比以前有所缓和,这让很多男女同性恋者有“透露”实情的愿望,这就表明他们已经朝消除社会敌对状态迈出了第一步。有研究指出,当人们确实了解到有人属于同性恋者的团体时,他们对这些男女同性恋者的态度就不会十分否定;实际上,从总体上来说,一个人认识的男女同性恋者越多,他的态度就会越肯定(Herek、Capitanio ,1996)。由此可见,不了解才会导致误解,对于现在的社会可能就需要让人们更加了解导致同性恋的原因——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这让我联想到曾经看到的一个发人深省的短片,里面的世界从一开始都是同性恋,家庭里的妈妈是男人或者爸爸是女人,突然一个女孩爱上了一
篇三:《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教授埃里克森曾说过,“心理学有个短暂的历史却有着漫长的过去”。 心理学古已有之,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但是真正把心理学提高到科学的位置来研究,却只是从冯特开始。冯特创建了第一个科学心理学实验室。是在1879年, 因此历史很短暂,所以说,心理学早就存在,但研究却只是近百年来的事情。所以说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从十九世纪末,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心理学有个短暂的历史却有着漫长的过去”,尽管如此,心理学发展至今,内容已经极为丰富。为了对心理学有全面的了解,我选择了这本国内外著名的读物《心理学与生活》,该书的作者是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 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心理学与生活》是一本优秀的、经典的心理学教科书,这本教科书写作流畅,通俗易懂,更深入生活,把心理学理论与知识联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许多同学都在读它写它,可是人们对它的热情从未减少,这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它让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我,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
这本书共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而且书
中还详细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让读者体会不同的阅读乐趣。 “写一本学生喜欢读的教科书,他们可以通过它学到心理学众多领域中激动人心的和与众不同的内容”,“使之成为当今心理学的最新的、最准确的、最能被理解的论述”这是作者对读者说过的一段话,道出了他们写这本书的目标。
该书序言提及心理学所涉及的方面渗透于各个领域,内容丰富,是现代生活中人们最广泛涉及的主题。第一章 生活中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为什么学习心理学以及学习心理学的目标,同时对历史和当代的心理学观点做出对比,对未来心理学的发展充满憧憬。第二章介绍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提出要科学且客观,遵守道德,信任理解,心理测试的行为观察法和自我分析报告等诸多方法。第三章 行为的生物学基础,要想了解心理学需要从生理上客观的认识人和动物,掌握必要的生物学知识,感性加理性透彻的体会心理生理的联系。第四章 感觉,具体介绍人体感官对心理变化起着很大的作用,分析介绍我们平时感官给予我们的信息。第五章 知觉,人体本身对外界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给我们提出一个形象的问题“你如何接住空中飞行的球?”还有很多章节例如第六章 心理、意识和其他状态。第七章 学习与行为分析,第八章 记忆,第九章 认知过程,第十章 智力与智力测验,第十一章 人的毕生发展,第十二章 动机,第十三章 情绪、压力和健康,第十四章 理解人类人格,第十五章 心理障碍,第十六
章 心理治疗,第十七章 社会过程与关系,第十八章 社会心理学,社会和文化。这里我不再一一总结每章的内容。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到心理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心理源于我们的本身,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但又从没注意过的生活琐事,能帮助我们逐渐产生对心理学的浓厚兴趣。从中我们学会如何思考,心理现象和行为方式之间的联系。这本书不是百科全书,但是它能指引我们通向人们心灵之门的道路。书里每章生动有趣的发问,形象具体的案例,名词理论的分析与介绍,还有重点关键术语,无不闪耀着耀眼的光芒,这些都可以帮我们更好的学习心理教育这门专业。总之,这本《心理学与生活》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启示,建议大家有机会去阅读一下,你一定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