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关键词:师德,探究,工会,地位,作用
探究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简介:摘要: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是工会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群团改革的背景下,加强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相关责任部门和组织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把推动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结合起来,是当务之急,也正当其时。 关键词:工会;师德师风建设;群团
探究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内容:
摘要: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是工会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群团改革的背景下, 加强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协同相关责任部门和组织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把推动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结合起来, 是当务之急, 也正当其时。 关键词:工会; 师德师风建设; 群团改革;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习近平同志指出,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 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 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师德师风建设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系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提升师德、改善师风, 需要齐抓共管, 综合治理。近年来, 教育工会在维护教师权益、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 教师严重违反师德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师德规范难以落实;各级教育工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基层基础薄弱、有效覆盖面不足、吸引力凝聚力不够的问题, 不能很好地适应师德师风建设的新形势与新任务。 鉴于此, 本文试图以发展的视角探讨新时期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 以高校为例, 调查分析工会参与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其次, 以群团改革为背景, 探讨工会增强师德师风建设职能的契机;最后, 基于工会的组织优势、职能优势和阵地优势, 提出工会增强“存在感”和参与度、进一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工会参与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高校为例 2020年7月至9月, 笔者借助问卷网平台的技术手段就高校工会参与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开展了一项小型问卷调查, 回收来自上海、沈阳、合肥等地的答卷共计231份。其中高校教师答卷171份, 高校工会专职工作人员32份, 其他人员28份。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 高校工会介入师德师风建设的程度较高但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 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工会在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1992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规定, 工会承担着“使职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的责任。2001年修订的《工会法》更加明确地规定, 工会“教育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 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近年来,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文件一再强调, 要发挥教育工会的作用。教育工会参与师德师风建设, 不仅是它的法定职责与社会职能, 也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强调和倡导的。 调查发现, 近八成的受访者认为其学校的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有“很高” (26.84%) 和“较高” (52.38%) 的参与度。并且, 教职员工选择“很高”和“较高”的比例 (78.95%) 与工会工作人员的比例 (81.25%) 相差不大。这说明, 高校工会推动师德师风建设的行动和举措, 确实从作为实施方的工会工作人员传递或影响到作为实施对象的广大教职员工。 只有一成的受访者认为“师德师风建设与工会无关, 是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的事”。有趣的是, 关于高校工会与师德师风建设的关系问题, 工会工作人员与教职员工的回答有着较大的差异, 没有一位工会工作人员持“无关论”, 但有14.62%的教职员工选择了“无关论”。这说明, 一方面高校工会应当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有所作为已逐步成为一种共识;另一方面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仍有待提升。 关于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访者选择最多的是“师德建设未能形成长效机制”, 选择最少的是“教师自律意识不够强”。关于工会在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中的特殊作用, 笔者提供的所有选项都有超过四成以上的受访者认同, 从多到少依次是师德宣传、师德教育、师德保障、师德奖惩、师德监督和师德考核。因而, 从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来看, 应当更加注重构建工会参与其中的长效机制。 (二) 高校工会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在结合师德师风建设与专业发展方面的特殊优势还未充分彰显 调查发现, 高校工会近年来发挥优势, 在推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 在教师提升职业素养与道德素养方面, 高校工会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 发挥了促进作用。有超过两成的受访者选择成效“非常显著”, 将近一半的受访者选择“比较显著”。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高校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优势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当被问及工会进行师德教育的特殊优势时,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选择“能够提供交流平台”和“寓教于乐, 施教于无形”;选择“亲近教师, 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相对较少;选择“注重教师专业发展, 有权威性和号召性”的更是不到三成。在接受调查的教师和工会工作人员中, 选择“师德师风建设中工会处于配角位置, 难以发挥作用”的达到了75.32%;选择“师德师风建设中工会无从入手, 没有能力发挥作用”的占13.85%。 当前师德师风建设还存在内容片面、方法单一、与教师专业活动、专业发展脱节的问题。《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指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以及社会各界, 都应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 各尽其责, 相互配合, 把道德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 制定规划, 完善措施, 扎实推进”。如果只注重呼唤教师的责任精神和奉献精神, 而疏忽引导教师获得相关能力去践履责任和做出奉献, 那么这样的师德教育就是空泛无力的, 也不可能有效推动师德师风建设。 (三) 教职工期待提高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地位, 发挥工会在尊重和落实教师主体地位方面的作用 受日益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日益多样化的社会关切和利益诉求成为师德师风建设的“新常态”。教育模式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嬗变, 师德精神的断层和师德理想的迷失, 导致师德的外在制约力和内在约束力相对脆弱, 迫切要求改革创新师德师风建设的方式方法。当问及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要问题时, 将近一半的受访者选择“教育价值观多元并存”, 将近四成的受访者选择“师德建设主体不明确”, 三成以上的受访者选择“学校师德治理能力有待增强”, 最少选择的是“教师道德自律意识不够强”。这表明, 一方面广大教师对自身的道德水平有着较为积极的评价;另一方面师德师风建设应当更加注重价值引领而不是规制约束, 应当尊重教师的主体积极性而不是仅仅把教师视为对象, 应当更多地依靠治理而不是管理。 那么, 工会如何加强自身的地位和作用, 推动师德师风建设的转型升级呢?关于工会的定位, 有七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 为了更加有效地参与或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高校工会最应该加强与其他职能部门的配合。关于高校工会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工作目标, 有28.7%的受访者选择“提升职业幸福感”, 26.53%选择“提升职业责任感”, 27.73%选择“提升职业认同感”, 20.04%选择“提升职业荣誉感”。尽管这些备选项几乎获得了同等程度的关注, 但职业幸福感、职业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的提升更多地依靠教师作为主体的作为, 而职业荣誉感的提升则有赖于教师作为对象的塑造, 这表明广大教师更愿意借助工会的组织力量获得更好的工作体验。 关于工会帮助或引导教师的优势作用, “敬业爱生, 诲人不倦”“诚实守信, 恪守学术规范”“自尊自律, 清廉从教”“热心公益, 服务大众”都获得了超过一半的受访者的认同, 选择“爱国守法, 拥护党的领导”的相对较少, 但也有四成之多。关于工会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方式, 受访者认同的选项依次是“关心教师生活”“维护教师权益”“改善工作环境”“选树师德典型”“开展文体活动”, 选择最少的是“举办师德培训”, 但也占了近一半的比重。在工会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和方式上, 受访者对问卷选项表达了同等程度的认同, 这恰恰表明了工会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任重道远, 广大教职员工对工会在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期待、有信心。 二、群团改革背景下工会强化师德建设职能的新要求和新契机 工会是党领导的群团组织, 既是团结群众跟党走的引领者, 也是向党反映群众意愿的代言人,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团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 党组织要鼓励和引导群团组织充分发挥作用, 群团组织要积极作为、敢于作为。推进党的群团改革, 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条主线, 强化问题意识、改革意识, 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把群团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群团改革再出发, 提出了教育工会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新要求, 也构成了工会增强师德建设职能的新契机。 (一) 工会应当进一步增强参与师德师风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成为师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 (后文简称《意见》) 指出, 新形势下, 党的群团工作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 不能停滞不前。这体现了党中央对新时期群团组织的殷切期望, 同时也赋予了群团组织重大的使命和责任。具体来说, 包括组织引导群众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服务群众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工作, 在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参与创新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作用。在改革新形势下, 教育工会应当积极作为, 充分认清自身肩负的重要使命和蕴含的巨大潜力。加强和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是“群众所急、党政所需、群团所能的领域”, 是教育工会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与时俱进、自我革新的应有目标。同时, 参与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更加科学有效地推动师德师风建设, 也是工会组织焕发生机和活力、保持和增强政治性的重要体现。因此, 教育工会应以高度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 以师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 引导和帮助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 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二) 工会应当注重以先进引领后进, 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员工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 改革的纵深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型、社会的多元化, 对群团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群团组织大胆履责、积极作为的同时, 要防止娱乐化倾向和“内容空乏”, 必须把保持和增强先进性作为重要着力点, 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走在时代前列, 以先进引领后进, 以文明进步代替蒙昧落后, 以真善美抑制假恶丑, 最广泛地吸引和团结群众。保持和增强先进性, 一方面要传播正能量、传承好传统, 引导广大职工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 增强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要采用先进的方式、先进的手段, 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 多做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感情、激发动力的工作。对于教育工会来说, 就是要密切关注教职员工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变化, 引导教职员工正确理解和自觉支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中央的决策部署, 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师德师风建设引领全社会崇德向善。 (三) 工会应当以教职员工为中心, 以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意见》强调, 群团组织是党直接领导的群众自己的组织, 服务群众是群团组织的天职。依靠群众凝神聚力, 脱离群众分崩离析。深入群众, 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 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 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 群团组织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对于教育工会来说, 坚持服务群众的工作生命线, 解决脱离群众、作风漂浮的问题, 就是要以教职员工为中心, 让教职员工当主角, 摒弃群团工作“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的倾向。这就意味着, 教育工会要改革和改进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 强化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 改变用行政命令来下达任务、用简报文章来反映成绩的工作方式, 把师德师风建设视为服务教职员工的工作来做, 尊重和关注教职员工的发展诉求和价值愿望, 有效落实教职员工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群团改革的逐步推进, 有助于教育工会发挥优势作用, 挖掘服务资源, 以教职员工喜闻乐见、便于参加的形式和方法开展工作, 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师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使教育工会成为广大教职员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师德建设平台。 三、加强工会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地位和作用的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 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 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 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任重道远, 工会要以群团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凸显其不可替代的地位, 发挥其不可削弱的作用。 (一) 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平台的作用, 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担负着知识传播、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 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职业。教师的社会角色、工作性质, 决定了全社会对其价值立场、思想状况和道德水平的特殊要求, 决定了任何时代的师德师风建设必须明确价值根据和价值标准, 必须以一个一以贯之的“道”来引领和培育教师的历史使命感、职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行。越是在价值观念多元的时期, 越是迫切需要教师明辨真假、是非、善恶、美丑, 坚守理想信念和高尚情操,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社会文明的传播者、良好社会风尚的积极推动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 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根本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师大师生座谈时, 明确提出“四有”好老师的标准, 对广大教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高尚师德寄予了殷切希望。教育工会作为群团组织, 从本质上说也是教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重要平台。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和身体力行, 是教育工会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和先进性的体现。教育工会应当把服务教师同教育引导教师结合起来, 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其教育方式灵活、不带强制色彩、渗透性强、具有亲和力的优势,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细做实, 转变成教师的自我教育和同侪的相互激励。同时, 教育工会要从教师职业的性质和实际出发, 设计务实管用的活动载体,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 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传承优秀文化、规范情操品行的师德实践。 (二)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协同相关责任部门和组织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当前, 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使师德师风建设有章可循, 科学有序、持之以恒地推进。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既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 也需要自下而上的组织动员和积极参与。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指出, 要发挥工会的积极作用;关于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则更明确地提出, 成立组织、宣传、纪检监察、人事、教务、科研、工会、学术委员会等相关责任部门和组织协同配合的师德建设委员会。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是落实师德规范、激励师德修养的制度安排, 关系到教师的职业认同和切身利益, 关系到整个教师队伍的精神风貌和职业形象。教育工会作为广大教师自己的群团组织, 要切实担负起组织动员、教育引导、联系服务、维护权益的法定职责, 充当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和纽带, 倾听教师的呼声, 反映教师的意愿, 以制度建设促进师德评价和考核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推进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和实施, 教育工会不仅要积极参与, 还要在参与的过程中克服“机关化”“行政化”的倾向, 强化群团身份意识, 表达一线教师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意愿, 使教师获得更多的信任和尊重, 成为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受益者。只有这样, 师德师风建设才具有内生动力, 才是真正长效的。 (三) 发挥行业性、专业性群团组织的优势, 科学有效地把推动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结合起来 教师道德是体现于教育教学专业活动中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教育是一种文化或者精神的事业, 教师没有与此性质相匹配的追求、气质与修养就不合乎专业的需要, 也无法获得职业生活的意义”。一个好老师不仅是一个“认真教”的老师, 也是一个“教得好”的老师。只有“教得好”的老师才能感受职业活动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从而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境界。伴随社会转型和教育观念的嬗变, 教师道德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体化成为越来越显著的趋势。师德建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教师专业发展必然伴随着师德水平的提升。教育工会具有毋庸置疑的行业性和专业性特点。保持教育工会的群众性, 就是要保持它的行业性和专业性, 并使之在推动师德师风建设中凸显出来。首先, 这意味着教育工会要避免形式化、规限式、“师德”与“师能”分离的师德建设方式, 把推动教师专业能力成长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目标, 为教师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教育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便利和条件, 鼓励教师大胆探索, 创新教育思想、模式和方法, 不断获得专业成长。其次, 教育工会要引导教师确立“教育是一种道德实践”的理念, 关注教育教学手段和每一个环节的道德影响, 使教育专业活动与教师道德的感悟、实践和提升结合起来。其三, 教育工会要立足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 维护和提升教师作为专业工作者的社会形象, 不但要宣传教师的奉献精神, 更要宣传教师的专业精神, 使全社会更加理解教育劳动的特殊性, 给予教师更多的尊重和支持。 参考文献 [1]檀传宝.论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观念转移[J].教育研究, 2005 (1) :48-51. [2]杜时忠, 岳伟.师德建设“三题”[J].中小学德育, 2018 (1) :23-27. [3]檀传宝.中学师德建设调查十大发现[J].中国德育, 2010 (13) :5-10. [4]王正平.尊重教师:教育伦理的一项重要原则[J].道德与文明, 2018 (4) :17-22. [5]彭恒军.社会治理主体建设与群团组织的改革与创新——解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J].工会理论研究, 2018 (6) :4-8. [6]闫蕾.高校工会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7, 25 (1) :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