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寓被称为大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是学生共同学习、生活、娱乐、发展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传播信息、交流感情、碰撞思想的重要平台。学生公寓已经逐渐成为各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这一新形势下,创新党建新模式,推进党建进公寓可以增强学生党组织的群众基础和凝聚力,提高学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质量。
一、高校党员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进行优秀合格人才培养,对青年学生进行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1]。一所学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完善与否,学生党员的培养措施是否过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成败与否[2]。2017年6月,在部分高校党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高校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蓄水池”,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做好高校党员特别是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对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据相关统计报道,截至2017年底,我国高校学生党员已达290.5万名,学生党支部达86788个。近年来各地各高校高度重视学生党员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学生入党意愿持续高涨,学生党员数量逐步增长,高校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推动实现本科生中“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工作目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爱国热情持续高涨,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道德素质和现代文明素质明显提升,思想政治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尤其是在关键时刻和大是大非面前,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突出。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高校的扩张,高校党员人数迅速增长,规模不断增大,带来了高校党员管理和教育模式的滞后。在高校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还存在薄弱环节。有的高校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新党建新模式,基层党组织活动呆板,“一支笔,一张嘴,一块板,一堆纸”的党组织生活感召力微弱,活动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则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重发展、轻教育、重使用、轻培养”的思想误区,认为只要提高党员数量就完成了党员发展任务,党员发展只是程序上的要求,组织考察流于字面形式,结果培养不够、考察不严,匆忙发展,给党员发展留下隐患。有的高校在发展党员上“只看学习成绩,不看民意、群众基础”,学生党员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秀才,组织活动不积极。还有的甚至出现“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的怪象,党员干部在组织面前绝对服从,在普通学生面前高高在上,严重背离群众。这些情况的存在大大降低了高校学生党员的质量,有损党员的形象。党的十八大后,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总体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是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高校党员的发展和党组织建设必须改变过去看重数量,轻视质量的局面。高校优秀青年的培养,特别是党员的培养必须从严要求,全面考察。各高校通过对优秀党员的教育和培养,能够促进和带动广大青年大学生们健康成长、成才,高质量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任务和目标。
二、建立公寓党组织,开辟党建新阵地
1.党建进公寓的内涵和功能定位党组织建到学生公寓,不是要取消原来院系(专业)的党组织建制,而是以社区或公寓为单位成立党组织的基层单位。学生党员的隶属关系仍然在学院,二者之间是横向关联,互为补充的关系。党建进公寓就是要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学生教育管理的力度,帮助学生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品性。使公寓党组织和专业、院系党组织形成互动的局面,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服务。党建进公寓可以成为学生党建工作延伸的一个重要阵地。众所周知,学生公寓是大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他们的态度、行为、习惯,喜怒哀乐等都在这里展现,真实地折射出他们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个人信仰和学风教风。在学生公寓,党组织更能全面地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他们的真实经济状况和生活作风,也能了解学生的群众基础。党组织在学生公寓开展党员教育和考察工作,对党员在公寓私人生活领域提出了要求和规定,他们生活情趣的培养、个人责任的担当都纳入到考察之列,这对于保持学生党员党性的纯洁性,以及他们日后的个人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党建进公寓,可以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高校学生公寓大多委托给物业公司进行管理,诚然很多公司在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上能够让学生满意,但公司基于利益的驱逐,更多的是聚焦在学生宿舍“物”的管理上,弱化了公司服务与教育功能。公司员工较低层次的学历和水平也不能够承载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学校的学生工作人员来承担,而实际上院系学生工作人员被大量的事务性工作所围绕,人力、精力有限,不能充分开展公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学生公寓党组织的建设,发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力量,增加了公寓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力量,为高校公寓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力抓手。党建进公寓可以培养、教育学生干部。通过公寓党组织的活动和岗位的设置,让院系和班级学生干部、骨干都能汇聚到为公寓建设发展中来。一方面,学生开展活动、履行岗位职责能够锻炼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提高他们为同学、为公寓服务的意识;另一方面,公寓党组织就在他们身边,能够起到管理、监督的作用。学生干部在公寓管理服务中不仅增长了才干,也联系了群众,扩大了学生干部的影响力。党建进公寓有益于公寓文化建设。宿舍文化是个广泛的概念既有物质层面的,如物品、设施,公寓环境等。也有精神、风气层面,如积极进取的进头,勤俭节约的习惯等。公寓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可以起到党员带头示范作用。一个党员就是旗帜,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堡垒,党建进公寓通过规范党员平常言行,能够起到抵制不良风气,培育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进取学风等正能量,对净化公寓环境、提高公寓文化氛围有着积极的作用。2.党建进公寓的途径第一,抓好党建进公寓需要具备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公寓党组织需要自己的活动或办公的场所,成立“党员之家”。在公寓内应当开辟独立的房间,塑造党组织文化氛围,悬挂党旗、国旗,配备党章等党的学习资料,张贴公寓党组织的工作条例,使学生党员们有一种“家”的氛围。门口树立“党员之家”或“有事找党员”等醒目的提示牌。将本组织的人员构成、职责、联系方式等在公寓广而告之。让广大同学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有困难可以找党组织,党组织值得他们信赖。公寓党组织的建设应当配备经验丰富的专职或兼职的党务工作者指导公寓党建活动,安排公寓党建各项事务和制定公寓党建的各项管理制度。兼职党务工作者必须保持足够的指导时间和精力,避免流于形式而放松公寓党组织的建设。公寓党建应当有一定的经费预算。尽管党员工作强调服务奉献与义务性,但公寓党组织活动的宣传、材料打印与购买、公寓之家的布置等等需要产生财务开支,每个公寓党组织应当做好自己活动经费预算,每年公寓党组织应当公布本组织的财务收支情况,做到公寓党组织财务公开透明。第二,抓好公寓进党建的制度建设。公寓党建应当明确规定“党员之家”机构设置、人员职责和考核办法。制定从量化考核与奖惩激励两个方面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学生党员在公寓区的管理考核工作。明确规定学生党员在公寓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签订学生党员公寓工作责任书,制定详细的党员联系宿舍的值班制度。在入党程序上增加积极分子公寓内量化考核结果并加以公示,党员发展和转正实行公寓党小组评议和表现鉴定等制度。通过制度规范党员行为,激励党员进步,达到公寓党组织活动的规范化、经常性地开展。第三,做好公寓党建的网络平台搭建。互联网的发展给社会带来崭新的发展模式,中国已经进入到“互联网+”的经济生活时代。大学生们接受新理念、新事物的能力强,互联网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对高校青年的思维、价值观念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积极开发公寓党建网络资源是新形势下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途径[3]。一方面,学生工作网站可以增加公寓党建内容,开辟党团建设、专题交流、学习论坛等。另一方面,条件允许的公寓可以制作自己公寓党建网络,开展党建论坛,举办网上党校学习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让公寓学生了解党的相关知识和历史。同时通过公寓党建网络平台也可以开展贴近高校学生生活、学生喜闻乐见的各项活动,如职业心理测试、电脑小知识、生活小窍门等,并相应地形成技术党员组、生活服务党员组等等为学生开展各项服务活动,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党建进公寓重要的是要调动广大党员的先进性和积极性,让每个党员在自己的公寓或社区中有岗位,有职责,有担当。通过亮身份及与其他宿舍的联系,加强党员的群众基础,牢牢树起党员这面先进性的旗帜。通过一个个党员,以点儿带面,促进整体学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最终提高整体学生的素质。
三、结语
实践证明,党建进公寓对于提高公寓教育育人功能,提高党员培养质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优良学风和稳定和谐公寓文化氛围都有重要作用。随着高校工作的创新力度的加强,特别是一些高校进行学院制管理改革,打破了以往传统意义上的班级建制,学生按学分完成学业,班级被弱化,公寓进党建的优势将会更加凸显。公寓党组织对党员发展对象的培养和考察将会成为高校党建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