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DF在线转换  >  常用  >  读后感

幽暗国度_读后感

  • 读后感
  • 2020-07-10 02:07:42
科学判断形势、精准把握疫情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范文小编整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类文章,可以顶部搜索栏中找到您需要的文章,供大家共同学习参考。

幽暗国度_读后感

  作者:[英] V.S.奈保尔

  这是V.S.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第一篇,奈保尔是英殖民地特立尼达上的印度后裔,1962年,为了达成母亲的心愿,他去印度进行了一次游历全境的返乡之旅,试图去理解和感受那个祖母口中的、一直萦绕在自己心中的神秘而古老的故土。

  然而,展现在他面前的印度完全是另一种模样,一路上他经历了太多混乱和喧嚣,那个家族记忆中的印度、他心中的印度和现实的印度碰撞在一起,让他对故土的一切美好期待幻灭了,他一路上仔细思考了印度具有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种姓制度的禁锢。经过亲身经历和朋友的讲述,奈保尔发现印度人始终作为生活原则的是身份,海关的公务员拒绝给他倒水,而是一定要吩咐奴仆来做;公司的速记员宁可被举报也不肯去把信用打字机打出来,因为他是速记员,打字是打字员的事;饭店派四个人刷台阶,一个人提着水桶泼水,一个用扫帚刮擦瓷砖,第三个人用抹布就着水擦台阶,最后一个人用桶接擦下来的水,他们工作过后,台阶还是那么脏,因为每个人都是只按部就班完成自己的任务,没人关心台阶是否清洗干净了。究其原因,作者认为这是种姓制度的祸害,种姓把每个人禁锢在阶级和身份里,由于没有升降奖惩,职务和职责就变得无关紧要,人的本质和目的就成了对外宣称的和凸显的身份和功能。

  印度政府曾经设立奖金奖励见义勇为,但却找不到当事人,因为年轻人不敢让父母知道他们冒了风险救助别人,原因是救助别人是军人的功能,别人不该越俎代庖,就算为此做了好事,也是错的。种姓阶级制度,最开始可能是农业社会中提高生产力的有效分工,但如今它却因为强制分隔“职位”和“责任”而变得没有效率,人人只为自己的“功能”负责,让印度人满足于姿态和象征性行动,而行动一旦沦为象征——象征性的服装、象征性地食物、象征性地膜拜,整天与各式各样的象征活动打交道,缺乏实质,人就变得懒懒散散,无所事事。

  第二个问题是印度人缺乏历史意识。在旅行中,奈保尔发现印度人对于自身的历史认识十分不清,几百年前的城堡往往被说成几千年,而真正值得自豪的历史古迹,基本无人关心成为遗骸;历史教科书上是有选择的自问自答,讲述的是之所有如今是因为当时如何如何,缺乏历史语言的客观叙述。在印度人心中,他们自己的历史缺乏了成长和发展的部分,而只有延续的部分,这导致他们缺乏一种独立的民族意识,更愿意依赖征服者来解决问题,印度的学者往往通过欧洲人的眼睛而不是自己来看自己的历史,他们在发表看法前要引用欧洲学者的文献。

  第三个问题是英国的残留。奈保尔在旅途后程中忽然想明白,之所以殖民地的印度和殖民地的特立尼达在他心中有本质的不同,是因为特立尼达人知道这是英国殖民地,认可自己是一个小岛上的英国的子民,有了明确的自我定位,而对于殖民地的印度来说,英国是强加之上的,和印度传统格格不入,于是在相互冲突碰撞的过程中,英国在印度留下了痕迹,存活在印度的各个角落和层面,把印度变成了一个拧巴的盎格鲁-印度。

  英国在工业革命的百年间,获得了一个崭新的自我发现时期,这是一个朝气蓬勃、对未来满怀憧憬的时期,这一切也体现在了狄更斯的小说、雪莱和济慈的诗作上。但是随着英国成为神话,英国人从踌躇满志、沾沾自喜逐渐转变为及其自恋和优越,不断发现的过程结束了,英国的民族特性创立了。但这也成了英国人衡量、评估世界的一切准绳,英国人原本清晰、敏锐的眼光变得晦暗和迟钝了。最显著的是,那一百年间,再也没出现一位狄更斯一样的文学巨人,伦敦在英国人和世人眼中,仍是狄更斯笔下的城市,没有人再去重新观察和审视这个城市了,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就是极致,与此区别的是美国文学在此期间一直各自描述着现代化城市的压力和挫折。

  处于日不落巅峰的英国人,不再是自己创造英国人,而是去成为那种形象的英国人、扮演英国人,现实隐藏进戏剧,而戏剧隐藏进现实。这种时代创造的英国形象,正是处于自恋期的英国在殖民印度时推行的。于是印度学会了——或者说被插入了这种英国风,军官们穿英国式制服,蓄英式八字胡,持英式短杖,说英式英语,使用闪亮的银器进餐;年轻人聚集在咖啡馆喝咖啡,去英式的剧院看英式的戏剧;英式的俱乐部,星期天早晨的宾果游戏,爱打高尔夫球的富人,中产阶级妇女人手一张《每日镜报》海外版等等。

  但是,英国风、英国性格并不是真正的英国,它只是一个时期自我膨胀后的幻想产物,是那个时期的民族特征的残留。而在某一个时期,英国的地位不再时,英国人的情操和价值观急剧转变,那个已经吸引印度模仿的英国精神,被另一种英国精神风貌取代。英国人已抛弃掉这属于特定时期的过去不再怀念,因此当荷兰人还在感念爪哇,法国人为了阿尔及利亚不惜代价时,英国只用了不到二十年就彻底让印度这个至今仍崇尚那种英国精神并因为与之结合而产生一种诡异古怪形象的殖民地彻底淡出了自己的意识和心灵。

  最后的问题,是回到印度本身,以上的这些状况,都隐含着巨大的问题。印度一方面模仿西方制度,建立司法制度,人的权利必须被珍惜和尊重,但另一种法律——种姓阶级制度把数以亿计的印度人贬为贱民,双方竟然是完全对立的;印度的那些坍塌的城堡、寝陵、宫殿,无不反映着征服者的贪婪、暴虐,以及印度人的无助和任人宰割,其传达出的信息是征服者从没造福过百姓;独立后的印度,仍然摆脱不了英国统治的影响,从建筑、语言和自我评价等很多方面看,现代印度人对历史和传统文化有一种虚夸的、假惺惺的虔诚。但是印度在此处体现出典型的退隐态度,他们能对这些显而易见的事实视若无睹,这种心态在其他民族中肯定会引发精神错乱,但印度人却把它转化成一套博大精深、强调消极、超脱和接受的哲学。

  印度文化中依旧存在着一些其他人无法进入的层面,可以让印度人退守其中,他们以务实主义接受了种姓制度,他们不建立历史意识,以此来让自己不至于被征服的历史压垮,他们在与征服者打交道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通过迎合征服者将他们吸纳进印度社会中同化,最终改变的永远只能是文化的外皮,而骨子里的印度无法改变。

  当然,奈保尔探访的是上世纪60年代的印度,看法也不免有些偏颇,他的《印度三部曲》另外两部分别写就于70年代和90年代,届时可能有新的看法和感悟。今天的印度恐怕已非昔比,其GDP已超越英法成为全球第五,显然一个落后的国度不可能有如此之成绩,也许我们该与时俱进,用新的眼光正视印度,但即便如此,奈保尔的作品记录了时代的痕迹,仍然是值得借鉴参考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