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村党总支积极招商引资,培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600余亩,种植大棚蔬菜380亩、大棚葡萄30亩,发展“一村一品”,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道路。…小编为您整理了《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党建脱贫攻艰经验材料》,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走进弥渡县寅街镇大庄村委会,飘扬的五星红旗、宽阔的道路、青瓦白墙的民居和绿色的田野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近年来,大庄村党总支抓实基层党建工作,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群众快步走上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
一个支部一堡垒
大庄村委会阿克营村道路凸凹不平,村民出行不便。2018年,阿克营村党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投工200多个,大家一起动手,架模板、搬材料、运水泥、铺红砖,清除阻碍通行的农户厕所、杂物,并在路旁种植花草树木;硬化、绿化3条进村道路、13条入户道路,解决了出行难题,建设美丽宜居村庄。
阿克营村党支部书记王丽惠说:“全村24名党员干在难处、顶在前面,为群众做出表率,激发了群众建设村庄的热情,提升了人居环境,补齐了村庄脱贫短板。”“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我们流汗建设家园,不计报酬,不要补偿。”阿克营村村民郑桂仙说。
在日常工作中,大庄村党总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农村党建工作与群众路线结合起来,凝心聚力建设新农村。大庄村党总支建强8个党支部,探索“党员中心户长制”“党员责任包干区”等模式,发挥村党支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村民对建设家园的热情。成立产业发展党小组、项目推进党小组、环境卫生党小组、调解服务党小组、文明宣传党小组,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投入资金1817万元,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一名党员一面旗
大庄村委会大庄营村进村道路时而宽、时而窄,车难行、人难走,成为美中不足。大庄营村一组党员赵晓悦从事建筑工程,在村庄建设中,他把家里的围墙内移2米,无偿让地10平方米,拓宽了村庄道路,突破了道路“瓶颈”。他还无偿让出0.2亩自留地,供村里建设停车场。他说:“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履行党员义务,做一名合格党员。我做了好事,方便了别人,也方便了自己。”在他的带动下,部分村民纷纷让出自留地,建成占地1亩的生态停车场。
大庄村党总支增强凝聚力,激励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立弥渡县第一家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开展讲习活动26期,远学先贤、近学典型,传递正能量,弘扬好村风,实施乡村振兴。监督、劝导村内“红白客事”操办,提倡勤俭节约文明操办客事,宣传村规民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农村团员、花灯文艺队等力量,组建村级志愿服务队,开展村内环境卫生整治、孤寡病残互帮互助活动,宣传政策法规。
“一村一品”一富路
2013年,大庄营村党员罗京自主创业,成立弥渡县康然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黄瓜、西红柿、小瓜等200亩无公害蔬菜,年收入300万元。在自己致富后,罗京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引领作用,向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市场信息、销售服务,带动身边群众实现共同致富。弥渡县盛丽家庭农场主黄丽梅种植大棚蔬菜40亩,由于缺少技术,蔬菜品质差、产量低。罗京热心地向她传授种植技术,帮助她实现蔬菜丰产丰收,年收入达80万元。
随着大庄村外出务工村民增加,大量土地撂荒。为了发挥土地效益,近5年里,大庄村党总支积极招商引资,培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600余亩,种植大棚蔬菜380亩、大棚葡萄30亩,发展“一村一品”,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道路。2014年至2018年,全村脱贫74户、268人。2019年2月,大庄党总支被弥渡县委被为2018年度基层党建先锋。
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党建脱贫攻艰经验材料2
近年来,巍山县五印乡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大力扶持引导农民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党支部牵头,龙头企业带动群众增收。新街村委会党总支书记罗勇带头成立新街勇鑫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帮扶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肉牛养殖,贫困户实现了入股分红,切实增强了产业发展后劲。
党支部引领,环卫公司助力群众脱贫。成立五印乡思思环卫公司,争取项目资金150万元购置垃圾清运车3辆、微型钩背车2辆、吸污车1辆,垃圾钩背箱12只、圆形垃圾桶100只、果皮箱30只,优先聘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事卫生保洁工作,实现“一人就业带动全家脱贫”。在推进“七改三清、三清洁、河长制、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中,该乡组织开展卫生突击行动,对公路沿线、集贸市场、村庄周边等重点区域的垃圾进行集中整治和清理。
党支部带动,特色产业推动乡村发展。五印乡依托巍山县祥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鼠街村海拔17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因地制宜发展柑橘1500亩,并投资200余万元修建了一个库容9500立方米的蓄水塘,切实解决1500亩果园的灌溉问题。白池村依靠退耕还林政策,由白池村党总支书记卜学亮等9人出资,成立巍山县鑫联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白池村群众种植中秋福桃3300亩共计17.36万株,种植红雪梨2000亩共计6.6万株。2015年以来,该乡累计投资1.17亿元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受益农户达7388户,通过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全面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党建脱贫攻艰经验材料3
在开展脱贫攻坚中,祥云县采取把“技能课堂”搬进村、送上门的形式,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了条件,实现技能扶贫精准化、转移就业优先化,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提供了保障。
按照“扶贫必扶智、输血变造血”的工作思路,祥云县积极探索“扶起来、站得稳、走出去”的“技能课堂”进村入户新模式,根据农村劳动力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需求,制定落实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就业帮扶计划。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用工需求为目标,以促进就业为基础,围绕县内转移一批、县外输出一批、就地就近吸纳一批等就业措施,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
在把“技能课堂”搬进村、送上门的同时,创新培训模式,推行“定点+分散”“长期+短期”“线上+线下”等培训方式,依托当地特色产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2018年以来,全县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3.1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4400人,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以上。同时,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无法外出务工的人员,开发护林员、村级绿化管护员、保洁员等扶贫公益性就业岗位,实现就近就便就业。
祥云县通过实施就地培育、返乡创业、支持回流、人才引入、培训育才“五项工程”,遴选培育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调动新型经营主体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同时通过采取创业经营带贫、创业项目用工带贫、资产收益扶贫、发展就业扶贫车间带贫等方式,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边缘户建立稳定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