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DF在线转换  >  报告  >  心得体会

新冠肺炎疫情复工后防控党员心得体会

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进一步采取务实举措,加快释放国内市场需求,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小编为您整理了《新冠肺炎疫情复工后防控党员心得体会》,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新冠肺炎疫情复工后防控党员心得体会  1
有效对冲疫情影响 加快推进经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继续做好防控的同时,必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最大限度减少和对冲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疫情防控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

  疫情使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在国内疫情形势总体向好的同时,境外疫情呈加速蔓延态势。全球疫情发展形势在加剧我国疫情输入压力的同时,也必然对近年来缓慢复苏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形成严重冲击,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更加严峻的挑战。

  从宏观层面来看,受疫情影响,短期内社会总需求将明显下降,进而对投资、消费及出口带来较大影响,失业率上升和物价上涨不可避免。从中观层面来看,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成为重灾区,尤其是餐饮零售、旅游、电影、交通运输、房产中介、教育培训等行业损失惨重。与其他行业的大规模复工复产相比,受国家防控政策和民众恐慌心理所限,短期内这些行业难以恢复正常。

  西安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之一,人口流动规模大,经济社会活动频繁。就西安而言,2019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3.0%,对拉动本市经济增长举足轻重。此次疫情对我市第三产业冲击较大,由此引发的连锁负面效应不容低估。此外受企业停工停产、工程延期复工、物流受限等因素制约,农业、畜牧业、建筑业以及出口比重较大的行业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微观层面来看,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城市低收入者、农民工等损失较多,问题突出。疫情发生后,全国范围内采取了非常严格的封城、封村、停工停产等措施,经济活动大量减少,叠加本已存在的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使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损失惨重。尤其是从事旅游、餐饮、电影院线、线下教育、文化娱乐等行业的企业当前普遍面临现金流压力,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城市低收入者、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普遍抗风险能力较弱,突然而至的疫情使其面临短期失业、收入减少等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受疫情影响,虽短期内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是基于我国经济体量较大、内需市场广阔、产业基础雄厚,此次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将是短期、可控的,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局面不会改变。

  精准施策 化危为机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抓紧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的经济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对如何在精准施策基础上化危为机指明了方向和思路。

  ——有序加快企业复工复产。根据中央统一部署,目前各地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从西安市复工率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于3月1日实现100%复工,线上批发和零售、住宿餐饮业、服务业及房地产企业复工率持续提升,都达到了90%以上,建筑业企业复工节奏也明显加快。为进一步扩大复工复产面,需要相关职能部门主动靠前,强化服务,为企业疫情防控提供全方位指导支持,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责任,扎实做好安全管控工作。复工复产企业也应切实增强防控意识,严格做好返岗员工健康管理和监测,真正把防控措施做到位。

  ——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为减少疫情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等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根据中央有关精神,西安市也及时制定发布了《关于有效应对疫情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若干措施(暂行)》的通知,从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五个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扶举措。为保证政策落地,有关部门需进一步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和重点工程项目现场,开展实地调研走访,一企一策、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帮扶,真正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危中寻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践证明,每一次大的危机都会催生出许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都孕育着新的商机。此次疫情中,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在线产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显示出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顺应发展趋势,西安市也应重点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产业引进和扶持力度,不断推进全市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形势。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当前形势下,需要我们坚持就业优先政策不动摇。一方面针对企业切实抓好社保费阶段性减免、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政策落地工作;另一方面要突出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有针对性的帮扶项目和计划。同时要加大对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及时兑现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切实维护疫情期间的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织密筑牢民生保障底线。疫情直接影响居民收入,为城乡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带来一定的困难,需要我们予以密切关注。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市场供求变化的监测力度,防止物价过快上涨,全力做好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保供调度,保证疫情期间基本民生服务不断档。同时要鼓励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业有序恢复营业,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适当提高价格临时补贴标准。


新冠肺炎疫情复工后防控党员心得体会  2

 

  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进一步采取务实举措,加快释放国内市场需求,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3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扩大居民消费,合理增加公共消费,启动实体商店消费,保持线上新型消费热度不减”,各地也纷纷出台释放市场需求和提振消费的有力措施。其中,发放消费券、特别是电子消费券成为推动政策落地的重要手段。

  消费券是政府发行的可以购买消费品的票证。有研究表明,发放消费券对商贸行业的拉动效应明显。在此次疫情对我国经济形成较大冲击的背景下,发放消费券是各地有效提振消费的有力举措。

  不同于以往的是,近期地方政府纷纷与电商平台携手发放电子消费券,借助数字化力量促进消费,这使消费券的发放变得更加高效、透明。一方面,电商平台具有凭借大数据精准连接供需双方的优势,能帮助政府更高效便捷地派发消费券,并实现政策结果的可追溯,有效解决以往对消费券发放效果的评估较为滞后且准确性难以考量等难题。另一方面,发放电子消费券还能显著降低成本。以往仅仅是消费券的印制、消费券公共平台的构建以及相关防伪技术的研发等,便需消耗10%至15%的成本。以知名生活服务平台美团为例,目前,美团已协助银川、南京、长沙、沈阳、柳州等地政府派发消费券,消费者可在美团、大众点评APP上的活动专区领取消费券,此举带动消费的效果十分明显。在银川,有的餐馆80%的客人都在使用消费券结账。

  近一段时间,人们对发放消费券有一些讨论,这对促进地方政府科学决策,合理确定消费券的发放种类、金额和期限都十分有益。不过,一些观点也表现出人们对消费券这一事物的认识不足。

  消费券具有提振消费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应该以哪一种功能为主,常常成为讨论的焦点。当前各地发放消费券,是政府为应对疫情冲击而采取的手段,目的非常明确。当然,消费券在客观上也能起到社会救济的作用,但这并非当前政策发力的重点。因此,消费券涉及的消费品,应该选择产业链上游带动作用强或横向关联行业多、消费弹性大的品类,避免选择缺乏消费弹性的生活必需品。比如,刺激餐饮消费会带来商户加大食材采购,利好上游种植生产、运输流通行业,而餐饮业又恰恰是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的行业之一。

  有观点认为,发放消费券的效果不如减免企业税费的效果。应该看到,两类政策的受惠对象不同、见效快慢有别,并不存在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补充的。实际上,疫情发生以来,政府已出台多项税收和社保的减免政策来为企业减负。

  此外,还需要考虑的是发放消费券的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的问题。国内外经验表明,消费补贴政策在短期内或多或少会带动消费增长,但也必须看到,其对维持消费增长的效果是有限的。就目前而言,餐饮、住宿、健康医疗、休闲娱乐、出行等消费券支持的领域,不仅可以实现消费回补,还有望实现消费升级。当然,消费券对消费者来说属“意外之财”,不能改变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因而不能带来消费大幅度增长。正因如此,消费券这个“弹药”需要在恰当的时机集中“打”出去,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总之,通过发放消费券刺激经济,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在众多中小微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难时,提振消费就意味着扩内需、稳就业,有助于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长期来看,要更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还需切实推动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也更有赖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化。


新冠肺炎疫情复工后防控党员心得体会  3
 

  后疫情时代,或宽松或严格的社会隔离将会交替出现,而由疫情引发的对亲情、对健康的重视,也会使人们更注重向家庭生活的回归。虽然开会、聚会、约会这样的强社交生活必不可少,但被疫情激发的“宅生活”“宅消费”“宅办公”等等,也会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成为人类未来重要的生活方式。

  新生活状态下的文旅“宅需求”

  “宅经济”本身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历史长河中,人类很长时间都是以家庭为中心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家庭经济就是“宅经济”的早期形式,今天的“宅经济”可以说是人类向传统生活状态的回归。不同的是,21世纪的“宅经济”建立在高度发达的互联网设施和物流运输链基础之上,具有强大的自生长性。当下,包括智慧住宅、共享办公、线上医疗、在线教育和娱乐等多种新经济形态,已经开始成为“宅经济”的典型表现形式。就文旅产业来说,“宅”家就意味着无法进行常规意义上的旅游,文化消费需求才是文旅“宅经济”的核心切入点。这里可以将它们粗略概括为五类:

  一是学习型需求。在线学习并不是文化消费中的新事物,但多出来的“宅”家时间可以进一步激发大众自我提升的诉求。从幼儿到老年,从专业人才到斜杠青年,从课业教育到职业培训,从书法美术乐器到烘焙手作发明……在线学习的人口结构、市场规模、内容结构、产品质量都将发生巨大的转变。

  二是娱乐型需求。将闲暇时间更多地分配给娱乐活动,是大众文化消费的典型趋势。影视娱乐、游戏动漫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内容经济的最大增长点。根据伽马数据发布的《2020年一月移动游戏报告》,由于疫情引发的全民“宅”家,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较之去年同期增加了49.5%,环比增长37.5%。QuestMobile发布的《2020中国移动互联网“战疫”专题报告》显示,疫情期间在线视频行业用户规模也较平日上涨17.4%。

  三是交往型需求。人是群体性动物,社交是人类的本能。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宅生活”并不意味着不再与人交往,而是换一种形式维系社交关系。正如伽马数据的统计显示,过年期间网络换装类游戏增长218%,棋牌类游戏增长212%,人们不能新年穿新衣去走亲访友,就渴望通过虚拟的平行世界来实现愿望,线上就是线下场景的替代品。

  四是体验型需求。这里是指与旅游有关的体验型需求。尽管“宅”家,人们还是会对四时变化、自然风物、古老遗迹、民俗风情有向往、有依恋,于是“云”看展、“云”裳花、“云”上逛博物馆成为热点。“云游敦煌”小程序上线10日内,总访问量已经超过500万;清明期间,故宫“云”裳花吸引百万观众,可见,“云旅游”也可以让“宅”家的人将自己融入“旅”的情境。

  五是精神型需求。一方面,现代都市人拥有的世俗资源太多,反而更喜欢追寻心灵和精神方面的享受。如广受追捧的李子柒短片、游戏《动物森友会》,都代表了都市人逃离滚滚红尘、追求桃花源式生活的理想。另一方面,城市化使更多人远离故土,远离家乡,在一些特殊时段,如清明节、重阳节、家族纪念日等,人们需要有缅怀家人、祭拜先祖、维系家族联系的场所,未来互联网应该成为可以满足这种需求的重要平台。


  新冠肺炎疫情复工后防控党员心得体会  4
发展“宅经济”西安大有可为

  发展文旅“宅经济”,在一般意义上,就是将传统文化旅游产业放置在互联网背景下,面向“宅需求”,对平台、内容、产品、商品、服务进行持续的改造和创新。从文化视角看,它更是一次新生活方式的设计和塑造。显然,在这两个角度西安都大有可为:

  在第一个层面,西安是传统旅游大市和文化大市,但我们在产品创新、内容开发和商品制造几个领域还存在较为突出的短板,还没有走到文化和旅游产业的价值链高端。新冠肺炎疫情激发的“宅经济”,让我们有机会去弥补这些短板,在练好景区建设、硬件升级这些“硬功”的同时,把目光更多放到文旅“软件”环节的建设上来,利用互联网平台,用隐性的文化补显性之不足,奋力追赶超越,甚至实现弯道超车。

  在第二个层面,“宅经济”也具有两面性,不仅会带来便利的生活,带动经济的增长,同时也会助长消费主义和娱乐主义,“培养”出更多的“宅男宅女”,放大不婚不育不买房这些“低欲望社会”特征。提升“宅经济”的正能量,规避它的负面效应,以长远眼光策划设计健康积极、线上线下有机互补的先进生活方式,才是“宅经济”发展的上位目标。西安是“世界千年故都,华夏精神故乡”,有责任、有能力通过文化产品的开发引导新时代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为未来塑造更为健康、更为丰富、更为诗意的“宅生活”。

  具体来说,可以从内容性产品、场景类产品、工具类产品三个方面布局文旅“宅经济”。

  紧抓内容性产品开发

  首先,要紧抓内容性产品开发。加大对西安文化资源的多样化开发力度,通过传媒影视、创意设计、电子竞技、动漫游戏、小说戏剧、在线直播等多种形式,利用视频网站、微博、哔哩哔哩、抖音等平台供给西安特色的文化产品。

  一是打造与文化相关的教育产品,开发有关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美食技艺的纪录片和教学视频。

  二是利用“科技+文化”,加强文博机构的深度数字化。通过知识库建设、文保普及、服务引领的方式,提升用户的基础体验。通过沉淀合作项目展示创意,向用户传播文化。

  三是精心策划优质IP的线上节目,让旅游从走马观花式的“入眼”到深度体味式的“入心”。如推出“一日看尽长安花”线上云游产品;打造吸引年轻人的网上音乐节、艺术节、破壁二次元的跨年晚会;针对一些兴趣团体,开展网上华服制作大赛,古装娃娃秀、传统木作制作大赛;打造“种田式”文化节目,推出“云监工”文物修复、组织世界青年“云考古”等,利用文化产品的打造来积累深度爱好者,建立游客与旅游目的地的情感纽带,培养线下旅游潜在市场。

  做好场景类产品培育

  一是游戏类场景产品:主要是通过游戏创造虚拟的平行世界,让参与者可以在其中体会向往的生活。西安可以开发《再建长安城》的开放式游戏,让用户在互联网平台参与长安城的重建;开发《长安十二时辰》游戏,学习《动物森友会》创意理念,让参与者以唐代居民的身份生活在唐长安的时代,通过游戏培养参与者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是节令类场景产品:为人们在不同的传统节日提供线上活动的场景和空间。依托游戏、小程序、直播平台,推出春节系列、端午系列、重阳系列等节日互动场景,将上巳祓禊、重九登高等传统习俗线上化、可参与化,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三是纪念类场景产品:打造“云”祈福坛、“云”宗祠、“云”上祖先堂、数字化家谱等,为家族活动、祭祀活动提供虚拟场所,同时可以关联线下的实体产品开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加强工具性产品的研发

  要注重推进线上线下联动。结合线上旅游,跟进文创开发,推出系列化旅游商品;结合线上学习,设计开发各类文具、工具,如文房四宝、手帐钢笔、养殖器皿、手工艺器材等;结合日常生活,增加生活用品的文化含量,赋予生活仪式感、趣味性和艺术性。

  对于西安来说,这些文旅“宅经济”的发展领域,有的已有基础,适当提升转化便可以在线上应用,短期就可以见到效果。有的过去开发不够,需要通过政策调动人才、资金、技术投入的积极性。有些则需要长远眼光,提前布局,依靠政府、企业、社会的共同发力,达到共享、共创、共融的新境界。


新冠肺炎疫情复工后防控党员心得体会  5

  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全国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持续下降,但经陆地边境输入风险仍在上升。少数地方发生“共用被污染环境导致感染”事件,各地都须保持高度警惕,严格执行公共场所防护防控措施,“防松劲、防漏洞、防反弹”这根弦儿要时刻紧绷,不能有丝毫麻痹和侥幸心理。

  4月20日,北京市正式发布疫情期间餐饮服务单位经营服务指引4.0版,要求餐饮行业全面推行公筷公勺,体温正常且“北京健康宝”状态为“未见异常”者方可进入餐厅就餐,停止承办酒席宴会群体性聚餐活动等。此举旨在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工作,保护消费者与从业人员健康安全,满足市民生活服务需求。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一季度北京GDP同比下降6.6%,其中3月份主要指标降幅收窄,显示目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有力推进,基本民生得到较好保障,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要做到疫情防控常态化与复工复产加快恢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定要充分重视北京作为首都的特殊地位,坚决落实“防松劲、防漏洞、防反弹”要求,把疫情防控网络筑牢织密。

  按照北京疫情防控规定,在严格做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餐馆、菜店、美容美发、便利店、修理店等可以自主决定复工复产,加强对重点人群的防控决不能放松。北京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日前印发工作方案,明确对新冠肺炎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发热门诊就诊人员、急需住院治疗患者等八类人员实施核酸检测。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首先必须把入口关守住守牢。

  在餐饮等企业营业服务过程中,要把“严格控制人流密度”等防控方案、应急预案做好做实。眼下,一些企业根据疫情防控做了及时到位的内部整改,取得了一些经验和良好的效果,非接触式点餐、结账,公筷公勺、分餐制等安全防护措施得到了积极推广。疫情防控常态化重在科学防范,位于商场内的餐饮门店,如商场入口已统一采取检测体温并核实“北京健康宝”,门店可结合自身实际自行确定进店检查措施,不必重复检测。解决实际问题要从实际出发,避免“一刀切”,更要防止形式主义。

  目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全国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持续下降,但经陆地边境输入风险仍在上升。最近,少数地方发生“共用被污染环境导致感染”事件,各地都须保持高度警惕,严格执行公共场所防护防控措施。截至18日,由哈尔滨一例境外输入有既往感染史人员关联本地病例的传播,已致54人感染新冠肺炎,其中有跨两个省域的传播现象。经过流调发现,共用一部电梯可能是引起传播感染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在北京首例境外输入关联本地病例中也有发现,两个病例共用一个楼梯可能导致了病毒的传播感染。

  哈尔滨“1传54”事件中,虽然有个人违规聚集聚会聚餐行为,也有相关单位防控不力的问题,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表明,对新冠肺炎病毒还有很多不了解的方面,其传染力之强也超乎想象。“防松劲、防漏洞、防反弹”这根弦儿要时刻紧绷,不能有丝毫麻痹和侥幸心理。

  近期,北京调查核实了49名居家观察人员违规外出情况,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并在20日举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进行了典型案例通报。民警对违规人员依法予以训诫,会同社区转送集中观察并做核酸检测,并重新计算14天观察期。同时,因4月14日北京朝阳区确诊的一例境外输入性病例造成其家庭3人关联性病例,成为一起聚集性疫情,按照国家《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朝阳区疫情风险级别定为高风险地区。

  这给我们再次敲响了警钟。必须全力以赴“防松劲、防漏洞、防反弹”,决不能给疫情反弹留任何余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