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是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旨在树立政治进步、品德高尚、贡献突出的优秀青年典型,反映当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的事迹材料,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材料一: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刘明侦
90后刘明侦获得了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的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我遇上了一个好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我相信,只要足够努力,便有机会成功。”
——刘明侦
刘明侦,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她本科就读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而后成为剑桥大学硕士、牛津大学博士。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以新型太阳能电池为核心,突破了高效平板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相关研制技术,有利于解决困扰该领域向叠层电池以及工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
23岁时,她就在《自然》正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此篇论文Google学术目前引用量已超过3000次。
获得博士学位后,刘明侦回到成都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努力扩展新型材料应用领域,推动太阳能电池发展,积极突破技术瓶颈,促进产业化生产。她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入选福布斯(中国)30U30医疗、健康和科技类榜单。
材料二: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吴晨
检测工作36天,武汉修整待命15天,返京隔离14天——整整65天后,吴晨圆满告别“吴队”的身份,回归她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的生活。
回想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移动P3检测队队长,带领25名队员在武汉做检测的日子,每天嘱咐队员穿防护服“慢一点仔细一点”、每晚开车接队员挨个喷酒精消毒,起步的短缺和磨合,高检测通量的压力,后来的默契运转,包括后方搜集物资的紧张、传到前线的担忧,鲜明的记忆组成她“人生中这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中国五四青年奖章”,对吴晨来说,是这段经历的纪念章,也是一枚抗疫的军功章——有前线的一半,就有后方的一半;有她的一半,就有每位移动P3检测队队员的一半。
火线组队 战斗始终
吴晨一直从事肿瘤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在科研一线工作已有13年,核酸提取和PCR是她实验室里每天进行的基本操作。但即便如此,武汉一战也是前所未有的考验。
2月4日一早,中国医学科学院紧急决定将P3车开往武汉,增援检测力量。异地作战,检测队面前困难重重,现场环境恶劣、人员少、生活和安全保障物资紧缺。但只用了不到72小时,这个移动的P3级实验室就在武汉整装待命。2月7日,东西湖方舱医院开舱收治第一名患者,检测队已经可以顺利开始检测。
核酸检测工作涉及样本运输、数据录入、反应灵敏度控制等一系列过程。包括吴晨在内,检测队员们都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一线骨干,不少人有去非洲抗击埃博拉的经历。到达武汉后,他们迅速完成实验室建设、人员安排调配、制定检测流程指南、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强化防护细节等一系列工作。
检测队所在的东西湖方舱医院是首批规模最大的方舱医院,一共有1461张床位,从2月7日收治病人到3月8日休舱,累计收治1760名患者。检测队全程参与了那场历时月余的战斗,共检测样本2278例,检测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病员清零,东西湖方舱医院(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即将休舱,检测队所有队员就地休整,待命!”3月7日深夜,吴晨发出这条朋友圈。冲锋号一直在响。
打胜仗 零感染
“报名时很多人踊跃去一线,但这不是只靠勇敢。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我们要职业化。”来到一线,真正阻挠人的不是生死的大问题,比如光是进方舱医院取检测样本的科学路线,就让吴晨几天没睡好。
千头万绪从头摸索,庚子年初的65天,给吴晨的“思考和成长远远超出预期”。一流科学家去做统筹协调而非纯技术性的工作,从事肿瘤这种高精尖研究的人去疫区直面传染病,个体和整体,数量和质量,资源和需求,矛盾时刻发生,选择也是。
检测队始终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做事,严守“保障生物安全”的要求,共同讨论制定检测工作标准操作流程、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实验物资接收管理细则等全流程工作制度,以确保安全、高效完成检测工作。
“队员的安全是我们最大的责任。”“零感染”是吴晨心里绷得最紧的一根弦,防护意识也是她一直在呼吁的事。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她反复强调医学教育中应对传染病的防护教育、生物安全教育的重要,“以前也有,但传染病不是常规的医学四大学科,很多人不够重视。”然而传染病是不分国界、不留情面的,每个医学生都应该具备一定的传染病防控知识,疫情一来,才能快速应对,“传染病防控应该是最基础的知识,贯穿医学工作者职业生涯的始终。”
好消息是,直到隔离结束,所有检测队员至少进行过4次核酸检测,均呈阴性。大家毫发未损,是吴晨最看重的“成绩”。
从武汉加油到感谢武汉
“出发的时候,大家说武汉加油湖北加油,去帮助英雄的城市。离开的时候,我们都说感谢武汉感谢湖北,确实是英雄的城市。”吴晨说,“武汉付出了很多,方舱医院的设置就是为了让轻症患者得到有效抑制,不仅缓解焦虑,更是做好分层。这是很有智慧的。”
如今,武汉正在重拾往日,累计收治超过1.2万名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的16家方舱医院慢慢走入历史,但在吴晨这里,这页历史不会轻易翻过,性命相托的队员作别彼此后,也会带着65天的抗疫记忆,继续“科学济人道”的协和精神的实践。
4月10日是隔离结束的日子,也是吴晨作为“吴队”的最后一天。当天的纪念活动上,纪录检测队经历的视频惹出一片眼泪,负责剪辑的队员附上了一段话:希望十几分钟的视频可以表达我们彼此之间言不尽的感谢和不舍,援鄂抗疫工作夹杂着无数的感动、感恩和感谢,这也是我们检测队每一位队员的心声。
吴晨则用他们离开武汉时的一句话结束了她的发言:“我们是中国医学科学院移动P3检测队,今天是我们检测队成立的第65天,感谢医科院,祝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材料三: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赵林
赵林,男,39岁,彝族,中共党员,2000年7月参加公安工作,历任昆明公安处宣威站派出所民警、警长、副所长、禁毒支队副大队长、杨林站派出所副所长、所长、禁毒支队一大队大队长。参加公安工作16年以来,由于在站车查缉、专案侦查、线路防控等方面成绩突出,2014、2015连续两年被抽调担任云南省禁毒教官团成员外出交流,荣获2014年度全省边境地区公开查缉比武先进个人、2015年度全省重点线路查缉比武先进个人称号,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嘉奖4次,荣获云南铁路公安“十佳青年民警”称号。在他的影响下,禁毒支队连续三届六年获得“全国优秀执法示范单位”光荣称号。
他是一个勤奋好学、“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彝族小伙。2000年7月,彝族小伙赵林从警校毕业后分配到宣威站派出所,正是少数民族那股不服输的韧劲,督促他经常向老民警学习请教查缉技巧,加上自己的刻苦钻研,每天下班后对当日工作进行总结,并制作工作笔记10余本,日积月累,他的查缉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为其以后更好的开展毒品查缉奠定了基础。2001年11月的一天,他在站台上巡查时,发现一名身着彝族服装的中年男子步态轻飘,脸色苍白,一连串现象引起了他的警觉,于是将其带至警务室进行检查,翻遍了该男子衣、裤、鞋无果,赵林用彝语询问后,发现该男子前言不搭后语,支支吾吾,好像刻意要隐瞒什么。他根据毒情通报做出了大胆尝试,将其带到医院进行了透视检查,发现该男子腹内有一坨坨白色影像,在医生帮助下,排出用避孕套包裹的海洛因一大批。这样的结果让赵林更加振奋,而这也是他单独查获的第一起毒品案件,更是昆明铁路公安局建局以来首起体内藏毒案,受到上级表扬,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同时,赵林主动担当禁毒宣传青年志愿者工作,深入辖区村镇、学校,与彝族同胞进行面对面宣传,告知他们什么是毒品,吸毒的危害,贩卖、运输毒品应受的惩罚,让彝家人远离毒品、拒绝毒品,在他的努力下,辖区彝族同胞没有一人沾上毒瘾,大家亲切的称他为“彝家保护神”。
他是一个干一行爱一行、“绝不轻言放弃”的青年民警。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07年8月,他被提拔为宣威所副所长,分管查缉工作,身份的改变意味着肩上责任的重大。于是他工作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领民警开展工作的同时,手把手传授民警查缉工作经验,用实际行动提升了宣威所毒品查缉整体效能,实现了由“一花独秀”向“百花齐放”的转变,期间,带领民警缴获毒品30余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100余人。随着查缉经验的不断丰富和实际工作需要,2010年10月,赵林调任禁毒支队副大队长,这让本就爱好查缉办案的他欣喜不已,在侦查大队工作期间,他任劳任怨,本着“多干多学”的原则,主动申请参与每一次的专案侦破和每一起案件审理,并积极参与全处各派出所侦办的查缉案件,认真分析、梳理、总结毒品流向和毒源信息,开展毒案打延伸、捉下线、断根源,先后参与、侦破了一批大要案件,缴获毒品40余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100余人。2011年4月,调到杨林所任副所长、所长期间,他潜心研究毒情趋势,充分发挥自己优势,坚持开展小站查缉,实现了该所建所以来毒品查缉“零”突破,并创下了17天内连查4起运输毒品案、抓获嫌疑人6名、缴获各类毒品627.2克的小站查缉先例,受到上级通报表彰,小站查缉经验也在全局进行了推广。同时,针对杨林所是个典型线路派出所,确保铁路运输生产安全是派出所首要职责的实际,他主动向线路工作经验丰富的民警、保安学习,每天深入村寨、走进学校,耐心开展安全宣传,创新线路防控“车机联动”、“快速出警”机制,派出所实现了线路“两类事故”、防撞停车大幅下降,挽救企图自杀人员16名,创下派出所线路防控历史最好成绩。
他是一个嫉恶如仇、“游走刀锋无所畏”的青年民警。面对毒品查缉新形势、新要求,2013年6月,他被调任禁毒支队侦查大队长至今,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定期开展调研分析,摸索毒品查缉中最新的方式方法,并把自己的经验无条件的教授每一名民警,带领他们实地开展查缉,多次到全省各地公安机关交流、授课,并参加铁路查缉警务教官团到浙江、广西授课。同时,积极参与支队组织开展的延伸侦查,破获毒品案件20起,缴获毒品275公斤,累计缴获毒资800余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400余名。2014年8月,赵林带领昆明公安处乘警支队、昆明所、广通所民警,运用自己是少数民族的优势,连续查获体内藏毒彝族嫌疑人23名,经深审和串并分析发现,上述23名犯罪嫌疑人均系15—25岁青少年,该案立为公安部贩卖、运输毒品案并成功侦破,摧毁了一个以四川省凉山州彝族人员为组织者的特大贩毒团伙,解救被胁迫的青少年50余名。作为禁毒大队长,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引诱,但他始终秉承刚正不阿、严格执法的理念,一次次抵挡住了金钱、美色的诱惑。2013年的一天,正在昆明站指导查缉工作的他,在站前广场查获一名背部捆有10多块海洛因的女性犯罪嫌疑人,该女子当场拿出2万现金及一张存有30万元的银行卡给他,请求网开一面、放她一马,被赵林严词拒绝。
他是一个爱岗敬业、“舍小家顾大家”的青年民警。2014年10月,已经连续数月在外执行任务的赵林被单位安排强制调休,回家后发现空无一人,电话询问才知道自己的母亲因做脑肿瘤手术住进了医院,病情危重。等他赶到医院后,看着病床上的母亲、双眼通红的妻子,心里满满都是对家人的愧疚,他知道欠家人的太多太多了。而此时手中的手机接到支队飞信通知,近期一直在侦办的案件准备收网,看到赵林脸上浮现出复杂的表情,深明大义的母亲和贤惠的妻子再次给了他最大的支持,带着对家人的愧疚,他又一次奔赴查缉一线,与战友们深入毒穴,历时8个月,破获了“2014—285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缴获毒品177公斤,收缴毒资20余万元。此案成为铁路公安历史上缴毒最多的一起案件,受到了时任公安部部长助理刘跃进专门批示表扬,并发动全国禁毒部门交流学习。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面对站车查缉,他能够认真分析,制定措施;面对线路防控,他能够虚心学习,创新方法;面对侦查破案,他总是冲锋在前、临危不惧;面对事业家庭,他总是舍弃小家、只为大家,始终凭着自己的满腔热血、忠诚智慧,以坚持不懈的奋斗书写着最美青春,诠释着警魂真谛
材料四: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王勇
王勇,男,汉族,1980年9月生,中共党员,肢残3级,医学博士。先后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中国创业创新新闻人物”、中医药创新创业大赛最佳风采奖、“中国残疾人事业助残新闻人物”特别提名等称号。他现任8家企业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残疾职工有50余名。2017年他主持研发的“博览医书”中医大数据平台,填补了国内产业空白。他组织策划100余场助残活动,累计捐款500余万元,做120多场励志报告,受众数万人。
材料五: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林晓骥
林晓骥,男,汉族,1983年03月出生,中共党员,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肿瘤科主治医师。2013年,当备受癌症折磨的父亲要求放弃积极治疗,用保守治疗来保障自己生命最后的质量,作为医生的他做出了人生最艰难的点头。半年里,35公里外的乡下老家成了他第二个医疗战场,每日来回奔波,守护病榻精心照护。父亲的痛苦离世让他决心致力临终关怀工作。他发起的37℃生命支持公益服务项目,已守护300多名晚期癌症患者安详走过余生。他更是通过“口述历史”让临终患者重整人生,发现新的生命意义。他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先后荣获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个人、最美浙江人——青春领袖、浙江省向上向善好青年和温州好人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