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PDF在线转换  >  常用  >  其它

警惕作业本上的形式主义 论教育改革

  • 其它
  • 2019-03-31 15:36:16


  学校是教育学生学习的主体,父母更多承担孩子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培养,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厚积教养。

  幻灯片制作 拍摄视频 思维导图……居家学习期间,除了日常网课学习以视频 拍照的方式交作业,还有一些上传到微信群内,显示孩子多才多艺的“成果展”。这些“别出心裁”的作品背后,是不少家长内心的无奈哭喊:“快被小学老师折腾疯了!”当技术化 套路化的作业逐渐沦为另一种形式主义,教育界应引起警惕。

  处于哪个学段的学生做哪些作业,这在教育部门都有严格的规定,也是经过论证的,有科学依据的,可现实中的学校,老师往往给学生布置技术化 套路化的作业,已经超出了学生能力范围,只能由家长代劳。这样的作业对于学生来说毫无意义,成了一种形式主义。

  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不限于作业本,开始注重锻炼学生的能力以及思维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大进步。但布置作业需要把握好度,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好高骛远,更不能拔苗助长。从家长反映的情况来看,老师布置的作业,是注重技术化的,耗费时间长,且孩子无法独立完成,需要家长深度参与。说得通俗些,只能由家长“代劳”才有可能完成。这样的作业还有何意义?更为严重的是,一些老师只注重结果,而不管是否由家长代劳。这么做,不是在培养学生,而是折腾家长,已经背离了布置作业的初衷。

  对于作业而言,其主体完成者必须是学生。家长如果参与,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如果做作业家长是主体,那这样,无论作业设计得如何漂亮,完成得如何精致,都是失败的作业。更为重要的是,评价作业的质量,不能以结果为唯一标准,还应该注重过程,看学生是否独立完成,学生的某方面能力是否得到提升,这样考查学生才更准确 更具体。

  做作业是提升学生能力的,本该与形式主义无关,也不该成为家长的负担。形式主义的作业设置对于学生的成长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是不利的。学校是教育学生学习的主体,父母配合时,若发现难以执行,应及时沟通反馈,灵活处理;父母更多承担孩子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培养,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厚积教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