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在一个“+”时代,“智能+”“共享+”“服务+”……在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受疫情的影响,生产生活的原本节奏慢了下来,但是有了“互联网+”“支部+”“时代+”等一系列的“+”,又为生产生活加出更快的“加速度”。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这场“战役”关系国力、关乎民生。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都至关重要。距如期完成的日子,已过去了四分之一。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更要善用、用好“+”的力量。
以“互联网+”,加出以“无我”服务凝聚的心相连。当前,万物互联互通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人们以“无我”的状态,“浓缩”成为互联互通的一个“点”。在疫情好转、推进复工复产后,一大批党员干部通过“互联网+”,摇身一变成了为群众带货的“主播”,通过线上各种平台助农纾困,得到了网民的积极响应、回应,极大地激发了网民的购买热情,为群众解了燃眉之急。顺民心者,赢民心。这种“无我”的状态,不仅得到了群众发自内心的赞赏和欣赏,更直接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让群众的心更“向阳”,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刹那间“爆棚”。赢民心者,聚民心。以“无我”之状态,为群众定制“无我”之服务。这种为民服务的真切,让群众有了更强的服务“体验感”,更加增强了情与情的互联、心与心的互通,让心相连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必将进一步夯实干群关系的“信任基石”,更将激发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人心澎湃。
以“支部+”,加出以“天然”凝聚引领的力向前。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自己在农村插队的岁月时说:“插队的经历,让我对贫困群众有天然的感情,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心里更惦念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这既是作为世界最大政党的领袖对人民群众的天然牵挂,也是世界最大政党要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要始终与人民保持天然的血肉联系,这就是“天然”的凝聚力。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一些地方以“支部+”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动力,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要把这“初步成效”稳固下来,一直“稳固”在群众身边,进一步延伸、深化党建引领。我们要为贫困群众,装上走向富裕的“火车头”,让党员带领群众,把支部建在贫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以“支部+”,加出更广泛的“天然”凝聚力,发挥好“车头”牵引力。犹如要铺就快速列车前进的“轨道”,提高轨道的“承载力”,要能带领“D”字头、“G”字头列车全速前进。
以“时代+”,加出“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志奋进。“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既道出了人们奋进的艰辛,更反映了自然发展的规律。其实日子是如此,时代也是如此。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使命,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就应该奋斗的最好年华与这最好的时代同步。我们都是追梦人,“日出而作”的最好时代,指引着我们要一刻也不能停留地追梦奋进。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但绝不是最后的奋斗目标,还有更伟大的事业等待我们去实现。“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最催人奋进的力量。“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在珍惜中把握机遇,在把握中更要以只争朝夕之决,赴不负韶华之志。最好的时代已为我们实现理想抱负提供了最好的平台。“机会乘今日,雌雄决此行。”此刻,我们要矢志不渝,全力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们要以“+”的与时俱进,“+”的蓬勃力量,“+”的毫不动摇,提速换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出全面小康,向前进!
取得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胜利的收获和意义 [2]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通知要求,“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基层减负年”锻造了基层铁一般的执行力,“松绑减负”为基层干部轻松上阵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防控疫情还未完全胜利,脱贫攻坚仍需加倍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刻,更加需要做一个“好干部”,持续保持“松绑减负”态势,思想上多一些“自觉”少一些“自满”,行动上多一些实干少一些“形式”,为民上多一些“地气”少一些“官僚”,以务实过硬的作风决战决胜“全面小康”。
夯实思想根基,多一些自觉,少一些自满。“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若思想根基不牢固,就会出大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冲刺攻坚的关键时刻,广大党员干部首要的就是保持思想定力,在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基础上,把理论武装、检视剖析整改落实贯穿始终,切实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学“习”不断增强思想“抗压力”,擦亮眼睛看清今年以来疫情防控带来的影响,清醒认识抓好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消除厌战情绪、麻痹思维,警惕“完美数据”式的脱贫,克服“歇一歇、缓一缓”的思想,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思想上形成“战斗不胜,决不收兵”的意识,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
保持行动作为,多一些实干,少一些“形式”。“实干兴业,空谈误事”,近年来,一些地方、一些领域带有“形式主义”标签的“亮点”工作层出不穷,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伟大的事业都是干出来的,如果不真抓实干,即使“特色”“亮点”再多也无济于事,即便“材料”“汇报”再出彩也经不起时间的检验。部分乡镇基层干部甚至吐槽“整天不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失去“会议”原来的意义,得不偿失。要真减负、减真负,把基层干部从繁忙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轻松上阵把上级政策落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上。要切实在干字上下功夫,做真功、出实招,在脱贫攻坚上多想一点脱贫办法,用有效行动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坚持问题导向,多一些“地气”少一些“官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绩观是衡量党员干部的重要标准,对待群众要像对待家人一样“接地气”,不能高高在上做“腆个肚子背个手”的“官僚”干部,要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永远做人民的“服务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调查研究是为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督查考核是为了反向督促工作落实,但是有些地方却将“调研”“迎检”工作“景观化”,搞得基层单位不堪重负,基层干部身心疲惫,老百姓深恶痛绝。要想获取真情况就要真正沉下心来、扑下身子,多组织“四不两直”的随机调研、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式调研,在察实情、听真话、取真经中赢得老百姓的点赞,在不作秀、不走“经典路线”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鼓励党员干部自觉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提高担当作为的硬本领。
取得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胜利的收获和意义 [3]
4月24日,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三十一次会议召开,省委书记、领导小组组长彭清华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今年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每一天都非常重要,容不得丝毫松劲懈怠。全省上下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陕西考察时对脱贫攻坚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聚焦突出问题狠抓整改落实,瞄准薄弱环节全力挂牌督战,将目标任务细化到每一周、落实到每一天,坚决夺取收官之战全面胜利。
脱贫攻坚,这项举世瞩目的惠民壮举,一路行来,硕果频频。在近年的攻坚战中,全国各地从改善地方基础设施到细化至每一户,每一个人,下足“绣花”功夫,“滴灌”式的扶贫不让一个人在小康路上掉队。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同时还要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融入世界疫情防控工作,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发展洪流的中流砥柱,对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作出了周密的部署。为此,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巴蜀大地将掀起新一轮攻坚热潮。
较真碰硬,精准聚焦强“责任”。夺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各级党员干部肩上的责任非但不会减轻,反而会大大加重。特别是各级的“一把手”,掌握着地方脱贫的总方向,一朝失误可能会耽误整个攻坚进程。四川要求“坚持一把手亲自抓,逐项逐条制定整改方案,做到整改任务落实到部门到人头,整改措施细化到村到户”,就是要给党员干部们加压。面对这“只能成功,不可失败”的历史重任,党员干部们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把脱贫攻坚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结合起来,敢于较真碰硬,才有打好这场攻坚战的信心和勇气。
挂牌督战,定准靶向攻“堡垒”。明确了肩上的责任,就要把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特别是在四川凉山这样的深度贫困地区,需要攻克的“堡垒”还有许多。在最后的“清零”式作战中,对“精准”的要求就更高。广大党员干部当记住当年詹天佑要求其工程人员的话:“‘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面对脱贫攻坚中易地扶贫搬迁、饮水安全、产业就业、教育医疗、禁毒防艾等需要解决的综合性问题,就更需要“聚焦重点任务挂牌督战”。“挂牌”让大家对面临的问题、需要攻下的“堡垒”有清楚的了解,“作战”才有准确的靶向性、实效性。
多管齐下,防疫脱贫获“双赢”。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是有一定影响的,但需要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去克服,脱贫攻坚的脚步一步都不能停下。因此,在继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抓好全面的复工复产,多方面促进“就业”工程和技能培训,着力提高深度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就显得异常重要。在目前的形势下,除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外,将“农村电商”融入脱贫攻坚,也是拓展脱贫渠道的有效途径。对那些已经攻克的“堡垒”,还要“回头看”“回头帮”,切实筑牢发展“根基”,严防反弹,整个脱贫攻坚才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聚焦突出问题狠抓整改落实,瞄准薄弱环节全力挂牌督战,将目标任务细化到每一周、落实到每一天,坚决夺取收官之战全面胜利。”这是彭清华对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严格要求,也是殷切希望。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政治担当、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履职尽责、紧密协作,狠抓工作落地落实,才能确保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我们坚信,有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响鼓重锤、驰而不息的部署,有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广大党员干部的不懈努力,有勤劳的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巴蜀大地一定春风劲吹,在决战“攻坚”中昂扬奔赴“全面小康”!
取得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胜利的收获和意义 [4]
为了贯彻推进精准扶贫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济南公交集团南部公司已相继开通了10条“扶贫公交线”。818路公交车就是其中的一条,这条公交线不仅将省级贫困村与济南市历城区仲宫镇连了起来,促进百姓出行方便,而且促进农产品流通,有效解决“滞销”问题。“慢公交”在大山深处与“外面的世界”之间当起村民们的“摆渡人”,扶贫“慢公交”终将会开往小康的“幸福站”。
扶贫“慢公交”深藏民生温度驶向脱贫“快车道”。贫困人口从2012年9899万人减到2019年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船到中流浪更急”,取得来之不易成绩的同时,可以看到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攻坚拔寨”期,要将0.6%化为0更需无数辆扶贫“慢公交”驶向脱贫“快车道”。“慢公交”诠释着“扶贫先扶志,扶贫要扶智”的深厚内涵,“逢站必停”的“慢公交”将贫困地区孩子接上了教育的“快车道”,让他们能在“同一起跑线”上“你追我赶”,汲取知识,将来为祖国、为社会贡献力量,实现脱贫攻坚,让公交车驶过的线路由扶贫之路变成了“希望之路”。
扶贫“慢公交”饱含为民情怀驶向发展“致富路”。“公路通,百业兴,人民富”。乡村公路不仅仅是一条方便群众出行的路,更是一条通往致富的大道。“一根扁担、两个果筐,扛着五六十斤山楂”,是大山深处贫困地区的真实写照。事实上,正是依靠这一辆辆“慢公交”载着无数农民的希望,将藏在大山深处的土特产运到出去,获取收益,将衣服、医药等生活必需品运回来,在这“一去一回”间饱含着脱贫攻坚“以人为本”的人本逻辑,让百姓享受着生活提质,民生改善带来的红利。
扶贫“慢公交”彰显责任担当驶向振兴“终点站”。开行公交是手段,实现脱贫才是目的。“慢公交”多经偏远贫困山区,沿途经过的都是山路,同时站站停,车费低等因素导致交通运输部门开行“慢公交”始终在亏损运营。其实,开行亏损的“慢公交”虽不符合市场规律,却是改善贫困山区民生质量的重要支撑,换来的将是贫困地区长远的繁荣和发展。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一辆辆“慢公交”的开行,背后却有着几代农村人民数十年的默默坚守、无私奉献。“慢公交”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它虽很慢,却温暖了岁月,满载着浓浓的民生大情怀。
取得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胜利的收获和意义 [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各地各部门要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画好“终点”、点亮“起点”,起笔绘就全面小康“时代线”。
画好脱贫攻坚收官“最终点”。收官之战怎么打,答题过程很关键。各级党员干部要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树牢“乐业才能安居”意识,着眼让群众“钱袋子”鼓起来,“新房子”住起来,“新设施”建起来,不断加大就业扶贫力度,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有力保障贫困群众就业;加大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力度,不能“一搬了之”“不闻不问”,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持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教育、医疗等一体化发展,让困难群众有事做、有屋睡、有盼头。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各地各部门要克服新冠肺炎影响,用心用力帮扶困难群众,坚决啃下最后的硬骨头。
描绘乡村振兴推进“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农村靓不靓,关键在产业。产业发展具有强大带动作用,陕西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正因将小木耳办成大产业,实现了整村脱贫。乡村振兴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各级党委政府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汲取先进经验、创新工作方法、培养本土人才,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产品结构、充分激发农业发展内生动力,因地制宜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奋力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带领广大农村群众迈向致富路。
连接小康社会建成“时代线”。千年梦想,一线之隔、一步之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需要脱贫攻坚、需要乡村振兴,更要为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提出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要求,不仅强调要加大“六稳”工作力度,而且明确提出了“六保”任务。“六稳”“六保”,稳的是发展之基、保的是民生福祉。各地各部门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只要我们真抓实干、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就必能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助力中国经济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迎来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