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竹青
夜影微寒,心意阑珊。坐进秋的诗章里,撷一缕清风,吹动记忆的珠帘,让往事呈现;在月光如水的窗口,掬一盏水色,研一滴淡墨,将心底的回忆渐生成文字。
我是一名70后,与改革开放同龄,有幸目睹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受益了它所带来的种种实惠,尝到了蜂蜜般的甘甜。沧海桑田,许多往事已如过眼云烟,唯有那“生于斯长于斯”的小村庄让我至今难以忘怀。那里偏僻闭塞,沟壑纵横,交通不便;那里山路崎岖,羊儿满坡,泉水叮咚;那里有我成长的脚印,也有我离开时的背影;那里有我欢快的笑声,也有我悲伤的眼泪;那里有我成功时的喜悦,也有我无助时的迷茫;那里留有古老的印迹,也有新时代的气息。时至今日,镌刻在我记忆最深处的还是那个关乎全村人畜命脉的水,它的故事如千年陈酿的酒,在心底最深处不断地发酵着,散发出醉人的清香。
推开岁月的门扉,沿着记忆的脉络,我又来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泉沟”。这里山路连绵,水草茂盛。有先民遗留下来的两眼清泉和一个石头雕凿的洗衣槽。千百年来,它们静静地屹立在那儿,相依相伴,栉风沐雨,静观人世沧桑,笑看尘世繁华。每眼泉皆用石头垒筑,有一米多深,顶层用八块岩石镶面,呈八角形。听老人讲,泉水是从孤山下面的地层里冒出来的,属于天然水,含有大量维生素,后曾有专家在此取水带回研究。它们日夜不停地汩汩流淌着,供给着全村世代的人畜用水。印象最深的是上小学四年级时,我们给学校抬水的情景。我和云把桶挂在扁担中间抬着,兰拿着瓢,说说笑笑浩浩荡荡地从学校出发。出了校门便是高低不平的土丘,土丘的尽头便是一块块岩石连接而成的下坡路,路的终点,便是泉的所在地。它静静地躺在那里,像一位慈善的老者迎接我们的到来。取水时,我们先把桶挂在扁担中间,再把扁担两头分别搁在泉沿上,然后再由身手敏捷的云,攀着泉边的岩石小心翼翼地下到泉下可以立脚的地方,再一仰一俯地把水舀到桶里,水满后再由我和兰用力向上抬起放到平地上。之后我们便开始顺着蜿蜒盘旋的山路往回抬,扁担开始在肩膀上发出“吱吱”声,桶里的水也开始欢快地跳起了舞,有的竟还趁着颠簸调皮地溜出了桶外。抬水最让我们恐惧的,是夏日里那些盘旋在泉水上嘤嘤嗡嗡的马蜂,一不小心就会与之“亲吻”,因而总是胆战心惊花容失色。在缺吃少穿的年月,因挑水的路“道阻且长”,人们就把脏衣服拿到泉沟来洗,洗衣槽便承担起这一重任。洗衣槽所凿年份及人物不详,距地约1米高左右,呈椭圆形,其内壁光滑,前方的下端凿有一个2厘米左右的小孔,用来放水。远远望去,就像一个熟睡的婴儿安静地躺在摇篮里。它是远古先民智慧的结晶,是一件当今社会中少有的饱含古老文化的艺术品。说起它,我就会想起母亲曾讲的一个久远故事:青姨是抱养的孩子,她对养父母非常孝顺,在其养母大小便失禁不能自理时仍不离不弃,经常在这个洗衣槽里为其母洗涮衣物。那时母亲无意间的一番话,像一架永不生锈的播种机,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一颗孝的种子。驻足这里,思绪飞扬,情如泉涌。这里,留有我儿时欢快的笑声和不可复制的童年,有父辈们深一脚浅一脚挑水来回穿梭的身影,更有一串串堙没在历史风尘中的故事。
光阴如针,一日日纳透岁月的棉,不知不觉,神州已是沧海变桑田,小村庄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上师范的那年,村里兴起了打水窖,家家户户开始在院里或门前挖个2米多的圆柱型土坑,再用水泥抹面,上面用砖头砌口,后用水泥做个圆形的盖子再穿上铁丝盖在窖口上。记得那年我家刚打好水窖,父亲就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对我说:“来,你给咱算算这水窖能装多少桶水?”于是乎,我快速找来笔和纸,认真地算了起来。我先站在水窖边,认真地观察水窖的形状,又用尺子测量底部到水窖口的距离,再用圆柱的体积公式算出大小两圆柱的体积和,再用体积和除以一桶水的体积,得数即为桶的数量。当我把计算方法和结果说给父亲听时,父亲高兴地说:“还是我娃厉害,看来还是要多念书。”从此,水窖便成了父亲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拉水放水、掀盖提水,也成了他的必修课。尤其是大年初二的时候,父亲会起得特别早,把家里所有的水瓮都倒满水。他说那是财神进家门的日子,只有早早蓄满水,才会财源广进。父亲爱干净,常把水窖四周打扫得干干净净,为防尘土、落叶进入水窖,他还会在水窖盖子上铺一层厚厚的油布,用砖头压住四角。有了水窖,母亲也乐此不疲地挥锄辟畦,栽葱种菜,提水浇灌。在母亲的辛勤管理下,五颜六色的蔬菜上了我们的餐桌,生活也日益丰盛起来。印象中最深的,是那总也吃不完的西红柿。每次吃饭母亲都炒一大锅,然后每人舀一碗泡馍吃。想想那时狼吞虎咽的样子,不禁哑然失笑,一种甜蜜的感觉在心间回荡。有了水窖,人们的吃水用水有了保障,去泉沟挑水的人就少了许多,路边的荒草也已渐渐淹没了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近几年,小村庄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绽开了它最美的容颜。黝黑透亮的柏油路,干净整洁的街道,高端大气的人民舞台,风景旖旎的山村景象,明亮耀眼的太阳能电灯……最让人们欣喜的,是引黄工程进山村。水是生命之源,也曾是山村人的一块心病。这里的地都是旱地,农民种庄稼收多少全凭老天说了算。遇上风调雨顺的年景收成就会可观点,遇上天旱无雨的年景生活就会比较紧巴,有时还会颗粒不收。如今,千年旱垣变水田,这是村民们做梦也想不到的。驻足山坡,放眼望去,田间地头水泵林立,一条条水渠纵横交错,如巨龙般飞绕田间,颇有“水绕陂田”之景。那“汩汩”的流水,如时代洪流般叩开了村民陈旧思想的大门,他们开始利用水源寻找致富的路子。在党和政府的殷切关怀下,人们开始种植药材,栽植洋槐树、核桃树、桃树、花椒树等经济作物,在小康的路上昂首阔步前行。人们的吃饭用水也不用再去别的地方拉了,家家户户都接上了自来水,随用随开。做饭时接一根管子水就直接流到了锅里,方便至极。此时的水窖也失去了昔日的风采,成为备用的储水池,静默在历史的角落里。看到小村庄今日之景,指尖便融进一抹深情的风月,和着秋韵奏一曲新时代的赞歌:改革开启新纪元/小村巨变史无前/科技民生站前沿/富农政策暖心间/自来水,水浇田/黎庶欢颜庆丰年/健身器材一应全/能源灯儿亮闪闪/网线接进山沟沟/大千世界彼此连。
时光荏苒,见证芳华。40年前的那面大旗,挥去了保守的闭关思想,挥去了踌躇的畏惧之风,造就了今日的繁华,复苏了古老的土地。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地方也能体现一个国家的风貌。小村庄水的变迁,如同一个社会的缩影,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蒸蒸日上,展现了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体现了老百姓的幸福与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