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长岭的饭盒情节
今年40岁的边长岭对一种物件情有独钟,那就是——饭盒。其中缘由,得从1978年,他出生的时候说起。
是个盛夏的清晨,伴着天边升起的朝阳,老边家的第四个儿子——边长岭呱呱坠地了。老边是任丘本地人,当年华北油田大会战时既然决然从大港油田赶回家乡支援建设。带着对祖国、对家乡、对石油诚挚的爱,老边给三个儿子起名为:长青,长勇,长松。
“长岭,我的乖儿子!”,抱着这个憋红了脸哇哇哭叫的大胖小子,老边嘴里止不住的念叨。然而,扬起手臂举起小儿子的那一刻,老边觉得肩头重担似乎也更沉了。
又要外出啊?”看着老边一边逗儿子,一边收拾行囊,边长岭的母亲虽有不舍,却麻利的把热好的饭菜盛到饭盒里,装进老边的背包。
“现在又添了一张嘴巴吃饭,能干就多干点。”
躺在炕上哭闹的边长岭,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和这个饭盒的不解情缘,就在这时结下了。
自从回到华北油田以后,老边在车队当起了司机,时常为了拉运任务外出跑长途。边长岭儿时对父亲最多的记忆就是坐在父亲腿上,听着父亲讲任四井的故事。
“儿子,那会咱华北油田投产任四井,喜得高产油流,还是你爹我开着‘大解放’去石家庄报捷的呐!”每每听到这句,边长岭脸上总能继承和老边一样的自豪。
有次,讲完故事,老边神秘地打开饭盒递到边长岭眼前。
“饼……干!”还在咿呀学语言的边长岭夺过饭盒里的饼干就往嘴里塞。那个年代正值改革开放,“饼干”这样稀奇的美味也走进了百姓人家。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它简直是难得的零食。而边长岭不知道,这份只有他能享用的珍贵“礼物”,是老边用好几个夜班换来的。
从那时起,这对父子就把彼此间的秘密与思念装进了这个饭盒里。
转眼,边长岭就到了上学的年级,老边送给小儿子了一个崭新的饭盒。不同于父亲当年那个老旧的像个医药箱一样的绿皮饭盒,这个饭盒是铝制的,还有个可以弯折的把手。
边长岭爱极了这个饭盒。虽然上学不用带饭,可是他还是习惯把父亲拿回的零食,偷偷藏在饭盒里,时不时的作为“资本”拿出来给哥哥们炫耀。
接了父亲的班,在青县一厂工作的大哥与边长岭相差14岁,对于弟弟的这种“炫耀”,他总是一笑而过。过了几年,二哥、三哥也陆续步入工作岗位,分别在采油一厂作业大队和勘探四公司工作。
有时,发了工资,哥哥们也会偷偷往边长岭的饭盒里添上几样小吃。渐渐地,炫耀变成了羡慕。看着哥哥们都像父亲那样穿上了石油服,边长岭的心里越来越痒。
终于,1995年,17岁的边长岭如愿来到采油一厂三大队,也就是现在的雁翎作业区,当了一名采油工。
穿上红工服,扛起大管钳,边长岭脑海里总是闪现当年父亲口中描述的开着“大解放”报捷的画面。后来,边长岭无意在任四井展室看到了报捷照片,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带着从父亲身上沿袭下来的韧劲儿,年轻的边长岭认真工作,一刻没有放松过。当然,与他形影不离出现在井场、值班室里的,还有父亲送他的那个饭盒。夏天,清理完井场,来不及吃饭,他就用饭盒泡碗方便面;冬天,巡井前,先把饭盒放在暖气上温着,忙完工作回来正好享用午餐。
就这样,边长岭的饭盒陪着他走过了好几个春夏秋冬。慢慢的,生活、工作条件越来越好,饭盒里的伙食也发生着改变,从不见肉星到两素一荤。再后来,边长岭发现,上班已经不用带饭盒了,因为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寒,工作过后回到小站,总有可口的饭菜等着大家。于是,边长岭把这个古董般的饭盒珍藏了起来。
时光飞逝,边长岭也像哥哥们一样,成家育子。时常,他都像父亲教育自己那样,把当年的故事只字未减的讲给儿子听。只是,儿子对那个老饭盒,却提不起好感来。“爸,你这个饭盒多破了,扔了换个新的吧!”每当儿子说起这事,边长岭总是用“要懂得珍惜”这句话来回应,只是,其中的含义,好像只有边长岭能领会。
2020年,边长岭应工作需要,赴长庆交流,懂事的儿子送了他一个新饭盒。“爸,都说那边条件艰苦,这个你带上,没准用的着。”边长岭心里一暖,当初的顾虑一扫而尽,坚定的踏上了去长庆的路。塌心地在长庆交流了3年后,2020年,边长岭又回到了他的工作岗位,回到雁翎作业区刘李庄采油站当了名岗位长。
回到站上,边长岭就立刻上起了“发条”,和同事们一起全身心投入到站队建设中。从维护油井日常生产到井场标准化会战,每个工作场景里都少不了边长岭的身影。有段时间,为了突击作战,边长岭和同事们天没亮就上井,午饭也在井场上对付。每到这时,边长岭的饭盒就又能派上用场。终于,在大家的努力下,有着40多年历史的采油老站又焕发了新颜。
努力工作有了成果,忙里偷闲的边长岭决定抽空带着上高一的儿子去超市转转。
“爸,我想买个饭盒。”
“呦,你不是老说现在外卖随便定,饭盒这玩意用不上了吗?”
父子俩边选购边调侃。
“老吃外面的东西不舒服,而且,有些老物件,用起来别有情怀。”儿子坏笑得看着边长岭。
听到“老物件”三个字,边长岭又来了兴趣,“说起这,你爸我还有个故事要给你讲讲,想当年,我出生的时候正赶上改革开放……”
这次,儿子没有厌烦,而是耐心的跟在边长岭身边,听他诉说另一段珍藏在记忆里的“年代故事”。
走向繁荣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感作
难忘四十年前 那一个对内改革的政策
如一场春风 吹绿了大江南北
难忘四十年前 那一个对外开放的决断
如一场春雨 滋润了中华大地
难忘四十年前 那一位伟人
站在中国经济的制高点上
把手一挥 从此 中国
在他妙手里 回春
改革开放 打开了封闭已久的国门
将中国与世界联系在了一起
中国与世界正在沟通
中国与科学正在同步
中国与文明正在同行
人们一次次转变着思维
捕捉着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一条条富足的街 悄悄地改变了原来的模样
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楼群 挺起了富裕的表情
一家家沸腾活跃的银行 一个劲地
增长着惊人的数据
一座座山水生态园林城市
纷纷展示着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一个个梦想和希望 破土而出 次第绽放
一串串丰收的喜悦 渐渐地饱和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
······
建设中的铁路公路 如虹似带 四通八达
路网越织越密 越织越平坦宽广
一条条铁龙爬上了高原
快捷的地铁方便着人们
称雄世界的高铁 远赴千里只在瞬间
发展中的邮政 电信 电力事业
缩短着彼此间的距离
驱散着黑暗与荒凉
······
四十年风风雨雨
四十年砥砺前行
四十年拼搏奋斗
中华大地 生机勃发 日新月异
神采飞扬 江山如画
四十年的改革
新生经济遍地开花
民主法治得到弘扬
社会康定 文明 和谐
改革强军步伐加快
军威国威天下名扬
民生事业长足进步
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四十年的发展
科技突飞猛进
人造卫星接连上天
“悟空”号火眼金睛探测物质
“嫦娥”抱“玉兔”奔月
“天眼”望远镜成了中国雄视宇宙的眼
“墨子”号 “复兴”号 “蛟龙”号
大飞机 新能源 新材料
北斗系统 中欧班列 港珠澳大桥
无不领先世界 让世人翘起大拇指
国人购物不用带钱
共享单车成了时尚
······
四十年 中国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甩掉了凄苦的历史 摆脱了落后的面貌
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景
四十年 一段光辉的历程
四十年 一个国家的崛起
四十年 一个民族的复兴
四十年 巨变与我们相依
四十年 感动与我们相伴
穿越时空的隧道
四十年 弹指一挥
却让岁月峥嵘 心灵健壮 梦想飞翔
站在新的起点上
我们怀揣新的希望和梦想
紧跟党的步伐
走进十九新时代
抓住富强的契机
谱写崭新的篇章
创造一个个神话与传奇
······
寻找中条山二十年前的那段记忆
一直以来,我总想以父亲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但是,我怎么也无法找到切入点,或许是因为父亲太过于平淡的人生根本让我无法抓住父亲的那些闪亮的人生光点。正因为这种平淡而让我们永远无法逾越,人们都说“父爱如山”,父亲的爱和父亲的世界,并不像母亲那样将爱张扬于天地之间,父亲的爱是来自心底最深处的地方。父亲永远不会唠唠叨叨,但是,在黑暗的地方,你会感觉到一双眼睛在看着自己前进。父亲就是那个在我们出生之后,默默的,贡献着自己光和热的那个背后的人。父亲伟岸的身影让多少人无法读懂父亲的世界。
我看到过父亲湿润的眼睛,但是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他的眼泪,不是因为他的坚强,而是当他给予我们背影的时候,正是父亲擦拭眼泪的瞬间,即便擦拭眼泪,也会给我们一个坚强而高大的背影。父亲高大的身影一直都是我们可以依靠的高山,是一座永远无法逾越的高山。时光荏苒,岁月蹉跎,也只是匆匆的一瞬间,父亲已经七十岁了,岁月的痕迹布满了脸颊,生活的重担压弯了他的身躯。
如今父亲的身体状况还不错,每天清晨出去散步,也不愿意操任何心,就一股脑的照顾我儿子上学放学,还有就是盼望孙女能在周末的时候来看看他,这就是他如今最快乐的事情。一直以来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确忽略了很多父亲心底世界的期盼与向往,我尝试的去走进父亲的心里世界,虽然他没有告诉我他想做什么?但是我可以感受到父亲除了儿孙满堂之外,父亲还拥有很多愿望,只是一直没有说出口。
因为我在十五年前的一个选择,定居在离家800里外的太原,也就打乱了父亲的晚年生活,因为我和爱人工作的原因,照顾我儿子的重担就落在了父亲的身上,我也知道父亲能够帮助我们照顾孩子,我们是幸运的,但是确剥夺了父亲快乐的晚年生活。真心有愧于老父亲,父亲依然是那样任劳任怨,但是作为儿子的我,多想父亲也能够快乐。我只能抽出有限的时间,去让父亲实现自己更多的愿望。
儿子九月开学之后,就要上小学了,这也就说明,在未来的五六年时间里,只有寒暑假的时间父亲能够如愿回老家,在儿子幼儿园毕业之后父亲强烈的要回老家,其实他心中拥有着两个愿望。就是想回去和自己的老战友,老同事聚一聚,还有就是去曾经奋斗了一辈子的地方看一看,去曾经留下美好人生回忆的地方走一走。
距离父亲告老还乡已经二十年的时间了,随着岁月的流逝,在他的心中依然不断的还念二十年前的一些事情,一些故事,一些人,一些情景。
老友叙旧
一直以来,总会听到父母感叹某某老同事、老战友去世的消息,这无疑是一种沉痛的打击。父亲经常不时的总会说起:“如果有时间了,我想去过去的老同事家里坐坐,看看,见一次少一次了”。我十分的理解父亲的想法。
父亲16岁当兵,退伍后被分配到中条山上班,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矿山,退休如今也已经20年了。60年前中条山的第一声炮响凝聚了父辈们呕心沥血的事业,也在此建立了革命般的友情,那种情感是如今的人永远无法感受到的, 打开记忆之门,我模糊的记忆深处,矿山里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浮现在我的面前。
三班倒的生活方式;上班乘坐的东风卡车、那身破棉猴、安全帽、嘎石灯、手套、口罩、雨靴、是父亲上班的必须品,回家的时候,父亲和同事手中拎着的小肠、猪头肉、还有那已经停产的”晋垣白”酒,还有那乌黑的脸、职工澡堂 。那个时代科技并不发达的时期,下班之后,喝点革命小酒,聊一聊家长里短,想看电视有集体的电视房、每月一号俱乐部一个月的电影安排,电影月票、半年票、年票也只不过三十元封顶,心烦意乱,想家的时候给家里写写信,诉说诉说工作上的事情,生活的不顺心。单身筒子楼、职工大食堂、保健票、粗粮细粮票、油条豆浆豆腐乳、铁轨、电车、矿石、掘进队、出矿队、混凝土队、运输队、掘进队、勘探队、选矿产、电厂、水泥厂、劳服、福利科、搅拌队、爆破队、等等一些耳熟的名词如今感觉这一切都是那样的纯粹。也正是这些词汇形成了父辈们不同的人生历程。成了那个时代的代名词。
父亲此行回到老家,他的老战友和同事得知之后,一个电话,这些都已经退休多年的老同志很快就组织了一场并不排场的聚会,虽然没有年轻人聚会那样的隆重,但是,意味深长,情意绵绵。
自从父亲退休之后,我之后也离开了中条山,在记忆中的这些叔叔们依然是我曾经的记忆的模样,多少年也未曾见过。当一个个曾经年轻力壮的叔叔再度站在我的面前的时候,的确,都变了,都变老了,有的叔叔耳鸣了、有的身体弱了、有的驼背了、当年的小伙子们如今都成了爷爷奶奶了,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渡过着自己的晚年生活。看到他们的聚会,我的心中既高兴又伤心,就如同父亲所说的“聚一次少一次,下一次还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还不知道会有谁不会再来”。
我能够看出来,大家都特别的在意每一次聚在一起的日子,回忆当年的往事,彼此交流快乐的晚年生活,都特别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分钟。还是借用那句古话:“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当聚会结束之后,他们都将会收拾起自己的心情,回归于自己的晚年生活。他们的聚会每一次是沉重的,说不定是人生的最后一面,分别的时候相互的祝福都是:‘注意保重身体’。是呀!保重身体,希望各位叔叔伯伯、阿姨都能够长命百岁,都能够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利用有限的生命,享受人生的快乐。
回巢
燕子飞的再远,它也要回巢。 父亲有一个埋藏心底多年的心愿就是回中条山,再次去看看我们曾经的家,曾经由父辈们自己搭建的家园,并在这个家度过了生命的三分之一,在这里度过了青春年华,在这里遮风挡雨了几十年。
穿模父亲的心理世界,我驱车来到了中条山下,来到了我的家,这次来中条山我没有告诉任何人,我也不想因为任何事情耽误了这次不同寻常的回家之旅。我只想和父亲一起走进一段回忆,让儿子了解我们的家。 在中条山的家坐落于铜矿峪单身楼后一座小山背后,这里曾经是父辈们一块石头一块石头搭建起来的一排排小房,最初的时候,这里住了十几户人家,后来都陆陆续续的搬走了,最后就剩下了我们一家人,最初小房子的背后有一口天然的水井,房子两旁是常年流水的河套,走过崎岖的山路之后,原本有一座铁桥,进大门口是一颗桃树,有一种意境“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幸运的是我就出生在这个地方。回忆这个地方,就有一种处在仙境之中,身处桃源深处之感。
曾经在这里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在这里,靠勤劳的双手开辟了自家的菜园,房子的前后左右都种着不同的菜品,绝对绿色环保,纯天然,记得一年四季不缺蔬菜,也从来没有购买过菜,西红柿、黄瓜、西葫芦、蒜薹、蒜苗、大葱、洋姜、扁豆、南瓜、韭菜、辣椒、青椒、葫芦、丝瓜、白菜、萝卜、芹菜、等应有尽有,而且年年长势喜人,不但自己家吃,而且给父亲的同事们经常送菜,另外,还养着鸡、养了猪、过年的时候,杀了自己养的猪、炖了自己养的鸡、有的时候买一副羊骨架天天吃羊汤,那个生活真的是无忧无虑。夏天的时候坐在葡萄藤下,喝点酒、聊聊天、电视也摆放在星月之下,回忆这一切,真的是人间少有,甚至天上难寻。
而今当我们再次来到这里的时候,一切都变了,曾经的一排房子已经消失于地平线,留下的仅有几块青石在守候着我们的家园,曾经的屋里已经长满了玉米,隐约的我看到了那排房子,那个时候的情景。
虽然,眼前的一切都已经消失,但是记忆是永恒的,在我的心底,这里永远是我的家,因为这里拥有我的回忆,因为这里是父亲亲手创建的家园,这里拥有着美美的回忆,这里曾经留下过无数欢声笑语,这里曾经留下了我们共同的脚印。这里不是梦,这里不是幻想,这里是真实的存在。
父亲仔细的端详着每一块土地,每一块土地都是父亲曾经的血汗搭建的一个可以挡风遮雨的家。这个家是父亲人生中最美妙的音符之一,这里搭载着父亲和我们共同的回忆。依依不舍的离开多少次梦回的地方,就让这个家永驻于回忆之中吧!就让心中美丽的画卷藏到心底吧!
我爱卢市大桥
我的家乡卢市是江汉平原上的一个滨湖小镇。这里河、湖、沟。渠众多,水网交错,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在天卢公路旁,卢市镇政府所在地附近,向南行穿过一条约10米宽的小河,再向南行约1000米左右,就可以看到一座新建的大桥,这就是壮丽无比、规模宏大、名震东乡的卢市大桥。我爱卢市大桥,你是家乡的自豪和骄傲。你像一道彩虹,横卧在碧波荡漾的天门河上,头顶蓝天白云,脚踩红色沃土,身前是万顷良田,身后是千里稻香;天门河水在你的身下静静的流淌,一行行白鹭在你的身旁翩翩而飞、、、、、、在这里可以体验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恢弘气势,可以体验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美丽风光,还可以领略到“澄江静如练,余霞散成绮”的美妙意境,卢市大桥,你是一道家乡最亮丽的风景!我爱卢市大桥,你是家乡的梦想和希冀。从天门河形成的那一天起,家乡人民就盼望着在天门河上兴建起一座大桥,人们像盼星星盼月亮那样盼望卢市大桥能够早日建成。但在封建统治之下,人们的梦想只能是水中月和镜中花。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翻身成为主人,这个梦想才能得以实现。美丽的中国梦与家乡人民的建桥梦,乡村振兴梦与民族振兴之梦完全融合在一起,是党和政府将天上的星星和月亮都给摘下来,送给了卢市,让家乡人民的梦想和希冀变成了现实。卢市大桥的兴建,结束了天门河卢市段内无桥的历史。昔日天门河两岸的人们交往完全依靠渡船摆渡,往返一次,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且很不安全,特别是汛期。听父辈的人多次讲过,60-70年代,天门河卢市段内因为露天放电影,过河的人多,发生过多起沉船事故,罹难者亲人的哭声,天门河水痛苦的呻吟至今仍深深刻在家乡人民的心坎上,成了抹不去的痛苦的回忆、、、、、、俱往矣,是党的政策春风化雨,让卢市的无桥之苦,无桥之痛,无桥之憾,无桥之羞都变成了历史。如今,卢市人终于也可以挺直腰杆,昂起头来自豪的大声说:卢市也有自己的大桥了!看,今天的卢市大桥,全长120米,宽12米,桥身高出堤面10多米。你像一个巨人一样,伫立在天门河上,两个巨大桥墩就像是你两只坚实的腿脚,深深扎入水下泥土中60多米。长长的的引桥就像是你扬起的手臂,你用这双坚实的臂膀托举着两岸人民,让我们告别昨天,告别蛮荒、告别闭塞、告别落后,奔向明天,奔向通畅、富裕、文明、幸福、美好的康庄大道。我爱卢市大桥,你是家乡改革的见证和标志。你的兴建来之不易。你兴建历史就是一部家乡改革开放的历史,你是改革开放以来家乡最大的工程之一,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卢市大桥。40年的改革开放,为大桥的兴建积累了强大的经济实力。我爱卢市大桥,你是一座用爱心凝成的大桥。1500多万元,对于一个经济欠发达的乡镇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为了你兴建,卢市人多方筹措资金,人们争先恐后踊跃捐款,一分一厘积攒。何建华先生为家乡大桥兴建捐款80万元,捐款1万元以上的有16人,2000元以上的有120多人,正是他们的爱心援助与慷慨解囊才有了今天的大桥的动工兴建,目前捐资活动仍在火爆的进行之中。我爱卢市大桥,你是一座用耐心和恒心铸成的大桥,是一座执着的大桥。无数次的申报立项,无数次的设计选址,无数次的讨论协商,卢市人从来没有放弃过,终于在2020年迎来了转机,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前行,40年长期坚持才有了今天的成功。我爱卢市大桥,你是一座用红色基因合成的大桥。卢市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卢市大桥的南端就是原鄂中特委驻地,天门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所在地——彭家垴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李先念曾在这里闹过革命,昔日革命先烈抗击国民党反动派,抗击日寇的枪声仍回荡在耳畔。从卢市这块红色土地上走出了别子厚,魏天禄等多个共和国的开国将军。为了支持老区人民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党和政府将卢市大桥建设纳入精准扶贫项目。可以说没有昔日先辈的甘洒热血、无私奉献,就不会有今天党和政府对革命老区的精准回馈。我爱卢市大桥,你是家乡腾飞的翅膀和前进的动力。卢市大桥的兴建,将极大地改善卢市的交通环境,为卢市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增添前进的动力。作为卢市儿女,不论我身处何时,身在何地,心永远都与家乡连在一起。我爱卢市大桥,不仅爱你壮丽的身姿,更爱你所处的时代,脚下的土地;我爱你的翻天覆地,日新月异。天门市委、市政府已将卢市大桥兴建纳入东乡振兴战略规划之中,随着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出台,古老的卢市,将以此为契机,重新焕发青春,借着新时代的春风,展翅高飞!古老的卢市,必将重新激发活力,乘坐新时代的列车,奋勇前进!
40年,我的故事
我今年已经69岁,虽然我的人生已经度过漫长的半个多世纪,但回想起来却感到非常的荣幸和自豪,因为我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良好机遇,它改变了我的命运。
我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地区的农村,祖辈都是农民,幼年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面对旧中国留下的烂摊子,国家是一穷二白、百业待兴。那时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由于物资匮乏,粮、棉、油、肉、糖、布等日用品都要凭票供应。那时人们生活非常贫困,与改革开放后今天的生活相比可真是天壤之别。我生在农村,经历了几十年的巨大变化,忆往昔,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40年前粮食产量很低,可以说根本填不饱肚子,特别是在1959年到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时又赶上吃食堂,我家5口人每顿只给打大半盒大米稀饭,去掉里面的菜和水就只剩一小碗米,只够给我弟吃,那时他才三岁。我也饿得不得了,只好跟随大人去采树叶、挖野菜、刮树皮,到生产队收过的菜地里捡菜叶丶菜根,到已收获红薯的地里翻土寻找红薯。拿回家洗净后用脸盆煮熟吃,因为那时吃食堂,做饭的锅都必须上交。还有一次我爸托人在粮站买了几斤稻糠,我妈就把它做成窝头给我们吃,当时觉得比菜叶好吃多了,但吃完后却大便秘结,解不出来,非常痛苦,无奈只能用手指抠出来解决。我上小学5年级时,有一次上语文课,老师让我读课文,但我站起来时两眼瞬间却什么也看不见,书上是白茫茫的一片,老师催我读,我却什么也看不见,我不吱声不解释就一声不吭站着,因为我怕说出来会让老师和同学吃惊。回家后告诉我妈,她分析可能是早上我吃了很多蓖麻叶的缘故,后来经询问才知道蓖麻体内有蓖麻毒蛋白和蓖麻碱,都会使人中毒。
1962年我考入河南桐柏一中,离家60里,我父母只好把全家半年分的细粮都给我转到学校,可还是不够吃,我经常晚上不吃饭,饿得无法忍受,只好拿出我在宿舍里存放的晒得半干的熟红薯来吃,这也是我唯一且数量有限的零食。那时食堂也有炒菜,可我没有钱,2分钱就能打半碗的熟菜我也吃不起。70年代农村开始种植高产的红薯,小麦、玉米、水稻的种植面积都减少了,人们逐渐能吃饱了,但是品种单一,人们就说”红薯汤,红薯镆,离了红薯不能活”。我家5口人,每年只能分百拾斤小麦,50斤稻谷,50斤玉米,200斤红薯。
80年代改革开放,农村分田到户,农民学会使用价格昂贵的优良品种,学会使用化肥和农药,粮食产量逐步增加。我家也使用大麻袋代替小口袋装粮了。2006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并对农民种田给与适当补贴,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也日益增高,粮食越来越多,农民终于摆脱了千百年来忍饥挨饿的困境。现在一日三餐,大米白面,顿顿有肉的生活已是千家万户的寻常之事,比起过去的日子,可以说是天天在过年。现在人们吃的食品种类多,好吃的多。大鱼大肉都吃多了吃腻了,所以很多人吃胖了,而且“三高”人群日益增多了。现在人们逐步改变了饮食观念,不再追求吃好吃饱,而是追求营养均衡搭配、绿色食品,健康食品的饮食观念。总结几十年的吃饭,可以说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想吃饱,八十年代能吃饱,九十年代吃得好。”而2000年之后,是好吃的太多,不知该吃什么好了。
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穿戴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计划经济时期,买布买衣服要布票,且数量有限,色调单一。农民没有钱,只能穿自家织的粗布做的衣服,而且还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时能穿一件平布的或涤确良布的白衬衫就已经很满足了。70年代我给我妈买布做了一件涤卡上衣,老人家高兴极了,平时都舍不得穿,只有走亲串友时才穿。记得70年代初,曾有人穿着一种又薄又软的衣服,很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纷纷打听这种衣料的来源,才知道是用日本进口的化肥尿素的外包装袋剪裁而做的衣服,于是人们就争相购买这种不要布票而又十分价廉的尿素外包装袋。于是就有了“远看一级风,近看猛一松,尿素袋子被看中”的搞笑段子。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和思想意识的解放,服装的款式和色调逐步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功能也由过去遮身御寒演变为体现个性的审美意识,用来重塑自己的形象。商店里各种各样的衣服琳琅满目,任人挑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过去的“一衣多季”已经被现在的“一季多衣”所取代。学生时代我一直穿着妈妈给我做的衣服和鞋子,根本没钱买现成的。直到我参加工作后才用自己的挣的钱买了衣服和鞋子,并穿了多年。现在我家4口人2个大衣柜,里面装的满满的,尤其是儿媳和孙子的衣服最多,但她们还是经常添置新衣服。
改革开放使我国亿万人民摆脱了贫穷落后,吃不饱、穿不暖的困境,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富裕生活。物质生活的满足又使人们有了新的生活追求,过去困难时期吃的野菜丶粗粮今天成了今天人们的绿色健康食品,过去人们穿的衣服如果破了就马上补上补丁,而今不少年轻人专买有破洞的新衣裳,如果衣服上沒洞就用剪刀在衣服上剪几个洞,露出肩膀或膝盖,感觉很时尚。让我们这些老年人觉得好笑,实在难以接受。
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的住宅变化也非常明显,过去人们住的都是低矮的茅草房,难以完全抵挡风吹和雨打,改革开放初期逐步换成了砖瓦房。90年代又逐步换成了钢筋水泥结构的平房。2000年之后,农村各地2-3层的小楼越来越多。2010年我从昆山回老家,远远看去,村庄里竖起了那么多的楼房,原来一下雨便泥泞不堪的乡间土路也变成了能过汽车的水泥路,儿时好友家的房子也因为拆迁而被重新规划到别处了,让我几经打听才找到。我家原来的3间瓦房也换成了6间平房,周边还围上了大院墙,院内种植了香椿,柿子树,还搭了葡萄架,也通了自来水。故乡环境的巨大变化让我这个思乡怀旧的老人流连忘返。
改革开放也使我的人生命运发生了巨大转变: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失去了继续上学的机会,80年代改革开放后我因为所教的课程纳入高考而获得去信阳师范学院进修的机会,圆了我的大学梦。后来经教育局考核,我从民办教师转为正式教师,1986年国家的第二个教师节,我也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现在的月薪水平是改革前的10倍以上。当年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追求如今都变成了现实。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让全中国人民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如今都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老家的屋
参加工作之前,除了上学,就几乎住在农村,因此,家乡的情形已印在脑海里。当时我家有三间老屋,那是我出生的地方,这三间老屋,在记忆中,梁、檀和高粱“绑把子”被饮烟薰得黢黑,大青方砖的表面日久也被风霜雨雪侵蚀的呈粉末样,老屋建成的年份已不详,但至少是清朝中期,听祖父说,我的曾祖父曾在此生活,据祖谱记载,他是1878年生人,再后就是祖父祖母在此居住,直到1980年村内拆旧整新,被拆除了。
老屋拆除之前,因家里添人增口,原有的房屋已住不下多人,于是又在村里新建房六间,我也不知道该房建于何年,大约是1964年前后,两个屋山头和房后墙均是青砖砌成,屋前墙青砖垒到窗台,窗两边用大积(合成的土块)摞成,那时的窗子都是固定的,窗框中间竖上十多道木条,中间再横上一道,天冷时,花五分钱买一张一开的白纸,用白面打好浆糊,贴在上面,以挡风寒。在窗子的中下方,装上一块玻璃,在玻璃上面,放上一根用棉枕条卷的纸棍,用小绳隔住,白天卷起看院子的情况,晚上再放下御风寒。天气转暖后,将纸撕掉,订上蚊帐布或塑料网,乘凉的同时还能阻挡蚊子、苍蝇等飞入屋中,房子今天看来挺寒碜,但当时在村中却是一件奢侈品、一道风景线,人们说是“三面青”,当时没有一个家庭盖得起,大多数房子是用土坯建成。听说是祖母省吃俭用,靠卖绿豆芽积攒多年的钱建的,看来这六间老房却是凝聚着前人的血汗,每当回想起这些,心中充满敬意,同时也有些酸楚。
在这六间老房中,留下我欢乐无忧的童年。冬天下雪时,坐在热炕头上,卷起玻璃上的纸,惬意地望着满天飞雪,夏天玩儿累了躺在炕上,聆听着下雨的声音,好不快意。真有一种“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的诗情画意。记得当时每家每月分半斤煤油,母亲勤俭持家,不舍得点,只在做饭和吃饭时点一下,我就趁着这时的灯光,抓紧看着借来的小人书,不点灯的时候,就在广播喇叭下仔细听薛中锐广播的长篇小说《大刀记》······
斗转星移,岁月苒荏。历史的车轮进入八十年代。随着党富民政策的落实,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乡建起了一排排砖瓦结构的新房,玻璃扇子窗户取代了原来固定的笨拙的老窗,使得房内更加宽敞、明亮,我家的六间老屋和这些新房相比,显得又破旧又低矮,已大大落后了。考虑建新房,父母还发生过矛盾和争吵,但我们居住环境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差了。
进入了九十年代,村里大多数人已住上新建的房子,为了改善居住环境、不落后于时代,父母终于在1992年的秋天把六间老房拆掉,盖上了村内第一幢每间长7.1米、宽3米共八间的新房子,房子建成后,再一次凝聚起了乡亲们眼光的注目。父母院内种上了石榴树、苹果、红色巴蕉等树木,在院子中间又种上芸豆、辣椒、韭菜等蔬菜,每当春、夏、秋季小院内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现在每逢周末、节假日,我都会回到老家,用手机给我心爱的房子拍照、晒在朋友圈,并题上绝句一首:“红花碧树盈其间,方庭掩映绿荫连。畦菜累果霭霭香,一烛红炬分外开”!许多的同学朋友看到我的朋友圈后,纷纷要来我家体验、观赏。进入了新时代,我家的房子也散发着历久弥新的深蕴,由于父母的超前规划,她和现在邻居们新盖的房子相比,格局和功能以及外观都不显得落后,还承载了我们一家二十多年来其乐融融的生活点滴、承载了我们浓浓的亲情。独处时,想起老家的房子,心里满是深沉浓烈的爱!我不止一次地畅想,等我退休了,我会拿出大块的时间进一步装扮我的房子,让她或沉稳、或时尚、或浪漫,继续散发永恒的活力!先让我的畅想像优雅的音符,弹乱小屋的心吧!
三大碗和一小碗
我的父亲今年六十八岁,是化德朝阳镇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几十年以前,父亲一顿饭要吃三大碗。一家六口人,每顿做的饭他一个人就要吃一小半。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比较贫困,而父亲的饭量又特别大,所以父亲年轻时几乎很少吃饱过。
一年冬天,父亲和村里的男人们都到离家近百里的地方参加挖河。那个年代,所有的河道全是人工挖的,不像现在全是机械。父亲那时候二十刚出头,有的是力气。可人是铁,饭是钢,你力气再大,总是吃不饱饭也不行啊。在外面可不像在家里,父母可以多做一点,或者他们省一点给你吃。那时是一个生产队在一起吃饭,每个人都分的是定量,别的人一碗饭就能吃得饱饱的,可一碗饭对于父亲来讲只是个小半饱。生产队长见父亲吃不饱饭,就同意把每天锅底的锅巴给他吃,可这又哪里能填饱父亲的肚子。为此,父亲常常是饿着肚子干活。
一天傍晚,已经到了收工的时间,可上面下达的土方任务还没有干玩。生产队长让大家加班,大家累了一天了,个个筋疲力尽,谁也不想干。这时,父亲说,他们不干,我一个人干,但有一个条件,就是他们每个人要把晚饭匀一半给我。其他人因为不想干活,都答应了父亲的条件。于是,父亲就一个人在那里,借着月光,边挖边挑,一直干到半夜才干玩。等回到住地的时候,父亲的衣服怎么也脱不下来,原来,扁担把肩膀磨破了,衣服都粘到了上面。
那一次,是父亲在那里第一次吃上饱饭,他把剩下的饭用袋子包好,那时天气冷,也不怕坏,以后每到饿了的时候,都会拿出来一点,虽说是凉的,但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
现在,家里的生活条件好了,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饭了。但奇怪的是,父亲的饭量却变小了,每天刚吃一小碗饭,就连说饱了饱了。刚开始,全家人都有点紧张,担心父亲的身体是不是哪里生了病。我们特地把父亲带到医院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检查结果出来,父亲的身体好的很。现在,父亲在乡下还种着十多亩的庄稼,地里的重活都是他一个人干。
有一次,我和父亲闲聊时,问道:“您现在的饭量怎么变得这么小啊?”
父亲看了看我,对我说:“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没有粮食吃,饭里面都掺着着野菜和萝卜,不当饱,当然吃得多。
改革开放以来,条件越来越好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也跟着高了,想吃就吃,每次吃饭都像过年一样,做一大桌子菜,光吃菜就能吃饱了,哪还能吃得下那么多饭啊!”
电影院的变迁
回忆上世纪80年代,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关于电影的记忆。那时,看电影是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家中经济条件好的,还能拥有一台黑白电视机,看看单调的电视节目。经济条件不好的,就只能选择其他娱乐方式了。这时,看电影就是一种奢侈享受。
看电影是一种奢侈
小的时候,我就有这一奢侈爱好,爱看电影。二姨家在人民电影院旁,偶尔爷爷会送我去电影院看电影。临进电影院之前,爷爷会给我买一张票,再买一根我爱吃的麻糖,小小的我就美滋滋地自己走进电影院,尽情享受电影故事了。
那时的电影院基本可以用“简陋”一词形容,每次站起身,还能听到硬硬的板子敲打铁椅的声音。但硬邦邦的座椅、几乎谈不上的音响效果,丝毫不影响我看电影的兴致。每到银幕亮起,我便迅速地被电影故事吸引,美丽的人鱼姑娘、勇敢的小兵张嘎、调皮的哪吒……都深深地留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即使有再多不开心的事,也都被抛之脑后。
和现在的影迷一样,我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爱看电影的小影迷。那时电影预告全靠张贴海报,逢上喜欢的电影百看不厌时,我就会把目光落在电影院门前醒目的海报上。
那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而在30年后的今天,如果需要哪部电影的介绍,只需用电脑或手机一搜,就有源源不断的有关电影的照片、视频蹦了出来,根本不用那么费劲地跑到电影院门口,仰望那印刷根本不算精美的电影海报。然而,奇怪的是,到今天,脑海里呈现的还是当年画报的场景。
有关电影的记忆
小时候家里条件并不好,这偶尔一次的看电影机会根本不能满足我。于是,没事我便去找二姨家的表妹。然后,两个人一起偷偷溜进电影院,偷看电影。
记得当时放映了一部武侠片,叫什么名字我忘记了。电影连续放了五天,依旧场场爆满。
那次我和表妹混了进去。因为时间还早,人还不太多,我们就随便找了个空位坐下来。随着影片放映的时间渐近,影院里的人多了起来。观众都是对号入座,坐着的座位上有主人来了,我们便挪到旁边的空位上。然后,又有人来了,我们就再挪。电影开场后所有的座位都坐了人,我们竟被撵到椅子旁边的走道上。这时的我们不是担心看电影不方便,而是怕被查票的拎出去。
查票开始了,有手电光在晃动,我们紧张地注视着。眼看就要移到我们这里了,我们就偷偷跑到另一个走道蹲着。等手电光再绕过来,我们又回到刚才的走道上,就像孩子们玩的捉迷藏游戏。幸亏查票的不是很有耐性,匆匆查过一遍就离开了。随着手电光渐行渐远,我们扶着椅背半蹲着,很快就进入了电影里的情节……